共23题,约8620字,答案扫描。
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23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为流派与作为创作方法虽有联系,却仍应区别开来。作为流派,它在西方限于十八世纪末期到十九世纪末期,不过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这是特定社会民族的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我们不应把这种作为某一民族、某一时期流派的差别加以普遍化,把它生硬地套到其他时代的其他民族的文艺上去。可是在我们的文学史家们之中,这种硬套办法还很流行,说某某作家是浪漫主义派,某某作家是现实主义派。作为创作方法,任何民族在任何时期都可以有侧重现实主义与侧重浪漫主义之分。歌德和席勒等人早就说过的,现实主义从客观现实世界出发,抓住其中本质特征,加以典型化;浪漫主义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情感和幻想较占优势。这两种创作方法的基本区别倒是普遍存在的。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二十五章就已指出三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像画家和其他形象创造者一样,诗人既然是一种摹仿者,他就必然在三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去摹仿事物: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按照事物为人所说所想的样子去摹仿,或是照事物的应当有的样子去摹
仿。这三种之中,第二种专指神话传说的创作方法,暂且不谈。第一种“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便是现实主义,第三种“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字去摹仿”,从前一般叫做“理想主义”,也可以说就是浪漫主义,因为“理想”仍是人们主观方面的因素。
不过,过去人们虽早已看出这种分别,却没有在这上面大做文章。等到十八、十九世纪
作为流派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各树一帜,互相争执,于是原先只是自在的分别便变成自觉的分别了。文艺史家和批评家抓住这个分别来检查过去文艺作品,也就把它们分派到两个对立的阵营中去了。例如有人说在荷马的两部史诗之中,《伊利亚特》是现实主义的,而《奥德赛》却是浪漫主义的,并且有人因此断定《奥德赛》的作者不是荷马而是一位女诗人,大概是因为女子比较富于浪漫气息吧?
我个人仍认为两种创作方法虽然是客观存在,却不宜过分渲染,使旗帜那样鲜明对立。我还是从主客观统一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诗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而反映客观事物却要通过进行创作的诗人,这里有人有物,有主体,有客体,缺一不行。这问题的正确答案还是所引过的高尔基的那段话,不妨重复一下其中关键性的一句: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时常好像是结合在一起的。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材料二: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在1988年完成,但这部现实主义鸿篇巨制在以现代主义为新时尚的文学界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前不久,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热播,引起了关于路遥和现实主义的广泛讨论。现实主义在20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实主义流派和浪漫主义流派是特定社会民族的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不可把它生硬地套到其他时代其他民族的作家身上。
B.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其基本区别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应该过分渲染
二者的差异,而使其产生鲜明的对立。
C.鉴于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呈现不同的风格,因此有人断定《奥德赛》的作者不是荷马而是一位女诗人。
D.《平凡的世界》曾出现“文学界冷,观众热议”的奇特接受现象,是因为它采用了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曾经分道扬镳,各立山头,使得作家的创作出现二者水火不容的现象。
B.现实主义要以求真的精神写实,要写出对世界的整体理解,这超出了作家个人经验的范畴。
C.作家在坚守现实主义精神时,不应排斥浪漫主义情怀,这才能呈现出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D.路遥既翻阅报刊又体验生活,这说明作家对生活细节的细心观察与思考是创作成功的最重要处。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李白经常使用想象、夸张等手法,是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B.《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但其“表现理想”“运用神话传说”等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C.雪莱创作《致云雀》时,将内心的情感和爱毫无保留地奉献于诗歌中,云雀成为诗人的自我写照。
D.巴尔扎克强调“要严格摹写现实”,并进一步指出“小说在细节上不是真实的话,它就毫不足取了”。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请结合材料分别概括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特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到佛子岭去
叶辛
国庆十周年的时候,哥哥送了上小学三年级的我一本硬壳笔记本,红封面的,装帧十分漂亮,其中有一张彩色的照片,下面标明的文字是:佛子岭水库。
只见巍峨的大坝后面,是一泓碧水,煞是漂亮。
那时候我不知道佛子岭在哪里,只因喜欢那张彩照,喜欢漂亮的笔记本,我记住了佛子岭水库这个地名。
上了中学,课本里有一篇“到佛子岭去”的散文,是老作家章靳以写的。课文不长,老师要求背诵,故而加深了对佛子岭的印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