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770字。
九年级期中试卷2023.1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九(1)班举行“君子自强不息”主题活动,同学们围绕“君子当自强”展开时代之思。
一、思——君子之义 (42 分)
【文字中赞自强】(14分)
回溯历史,先人们用这一双冷眼做利剑,以心中的一汪热血做执剑的手,他们甘愿承受忧chán畏讥,去国怀乡之痛,也要坚持住自己的操守和德行。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而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不管人生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也不屈不挠, 追求人生完美的境界。“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卷正在写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无论过去、现在,吾辈青年要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勇于奋斗,自强不息。只要我们能朝着目标,不懈奋斗,我们一定能在时代的洪流中乘风破浪,在新征程上书写吾辈传奇。
1. 根据文字语境,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忧chán ( ▲ ) 畏讥 不屈不挠 ( ▲ )
(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 ) (3分)
A.前仆后继 B。附庸风雅 C。根深蒂固 D。锲而不舍
(3)修改语段中画横线的病句。(写出修改意见即可)(3分)
▲
(4)与上文中画波浪线属于同一复句类型的是( ▲ ) (3分)
A.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B.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C. 人生只有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D.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2. 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诗歌中的意象带着诗人的情感,如《我爱这土地》中“土地”凝聚着余光中对祖国母亲最深沉的爱,《乡愁》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寄托着浓浓的乡愁。
B. 议论性文章需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观点明确呢?首先,要用一个明确的句子将观点表述出来。其次,有了明确的观点,还要在文章中把它凸显出来。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为亭台楼阁记,突破了之前狭隘的杂记范畴,融入了更多的议论抒情成分;同时,由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山水单纯的描写,转为寄托更为深厚的情感。
D. 小说中叙述视角的不同往往能起到不同的效果,《故乡》《我的叔叔于勒》采用第一人称视角,拉进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感同身受,便于直抒胸臆、表达情感,也能使情节叙述自然流畅,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孤独之旅》采用第三人称视角,使叙述更直接、客观、直白,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叙述更灵活,更能突出文章中心,引发读者共鸣。
【诗词中品自强】(8分)
3. 古诗文名句默写
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读一个人的诗文,其实就是走了一遍他的人生。
看过的风景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①▲ 。(欧阳修《醉翁亭记》)
雾凇沆砀, ②▲ ,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刻骨的思念 因思杜陵梦, ③▲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④▲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经历的悲欢 ⑤▲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汉文有道恩犹薄, ⑥▲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感悟的哲理 ⑦▲ , ⑧▲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愿你识诗词之美,享语文之趣,增人生之志,做一个生活中的强者。
【活动中议自强】(8分)
任务一: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3分)
4.(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有关“自强不息”的材料,请你补充一句,并从②~④句中任选一句,仿照示例谈谈你对“自强不息”内涵的理解。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示例:内涵:我理解的“自强不息”就是要勇于担当,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踏上漫漫的征程。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 ▲
我选 ▲ ,内涵: ▲
▲
任务二: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2分)
(2).如果你穿越到贝多芬的时代,遇见了贝多芬,你会向他提出什么问题?
采访问题:
① ▲
② ▲
任务三:抒发自强不息的感悟(3分)
(3)活动后,同学们纷纷在学校论坛上进行留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