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990字。

  双台子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请将下面的文字(包括标点符号)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规范、工整。(3分)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馈退(kuì)   娴熟(xián)   篡改(chuàn)  旁逸斜出(yì)
  B.洗涤(tiáo)  天堑(qiàn)   濒临(bīn)    自出新裁(xīn)
  C.车辙(zhé)   挑衅(pàn)    虬枝(qiú)    春寒料俏(qiào)
  D.喧嚣(xiāo)  绯红(fēi)    国殇(shānɡ)  一丝不苟(ɡǒu)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雪盖在麦苗身上,让它们安睡。对麦苗而言,凌厉的寒冷是大自然赐予的福祉,______练就了它们坚强刚烈的风骨,______催生了它们成熟的梦想。时间蹑手蹑脚地跨过小寒与大寒,走到了立春时节,转眼又到小满,麦浪在平原上______,像一群少年在大地上奔跑着呼唤,______,匆匆追赶着金色的芒种,追赶着秋天的丰硕和美丽。
  A.既   又   翻滚   生机盎然       B.既   也   翻涌   生机盎然
  C.既   也   翻滚   欣欣向荣       D.既   又   翻涌   欣欣向荣
  4.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我认同手机阅读的便捷,同时担忧手机阅读的清浅化和碎片化。②我相信载体的变迁必定会带来内容的变化。③当我们古老的文字在甲骨、青铜、竹简、布帛、纸页上不断转移,使语言和内容不断变化。④比如青铜器上的文字必然是精简的,所记载只是祭祀和战争。⑤当文字落到纸页上,化作诗词、文章,书写才自由自在,并蔓延出灿烂的文学史,有了我们浩大的、辉煌的中华文明。
  A.②句的主语是“我”,谓语是“相信”,宾语是“变化”。
  B. “担忧”是形容词,“青铜”和 “书写”都是名词。
  C.③句有语病,应将“转移”改做“转化”。
  D.“祭祀和战争”是并列短语, “手机阅读”和“中华文明”都是偏正短语。
  5.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B.《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课文节选内容主要写了居里夫人和丈夫在沥青铀矿里提炼出镭的过程。
  C.司马迁,字子长,东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
  D.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出了《红星照耀中国》。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2分)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跑了过来。……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好像帆船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上面语段出自法国昆虫学家_________的《昆虫记》。螳螂为什么要在蝗虫面前摆出这样的姿态?(2分)
  6.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10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_______________,惊起沙禽掠岸飞。(欧阳修《采桑子》)
  (4)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5)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