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020字。
天津市北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12页。试卷满分120分。练习时间120分钟。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标号填在下面表格里。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静谧(mì) 匿笑(nì) 蜷伏(quán) B.确凿(záo) 秕谷(bǐ) 省悟(xǐng)
C.狭隘(ài) 殉职(xùn) 坍塌(dān) D.抽噎(yē) 怅然(chàng) 嗔怪(chēn)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为鲜活生动的传播载体,在历史长河中______了诗词、戏曲、音乐、曲艺、书画、舞蹈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______了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叙事话语、创作手法、审美意趣、价值体系,______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
A.建造 构建 凝练 B.建造 建设 凝聚 C.创造 建设 凝练 D.创造 构建 凝聚
3.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版画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②伴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文化市场的繁荣,使版画艺术得到空前发展。③这个时期版画题材广泛,品类繁多。④在文人、画家、书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明清版画呈现出新的面貌。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看,那有一排雪人□有的拥有蓝莓眼睛,有的拥有胡萝卜鼻子,有的戴着一顶水桶帽子□有的插着几根树枝作手和脚□它们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朝着我们走来,走到每一个孩子的心坎里。
A.,,。 B.!;…… C.!,…… D.,;。
(二)诗词鉴赏
5.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中“客路”即驿道,在青山之外,诗人是看得见的,暗含旅途愉快之意。
B.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C.颈联“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表达了诗人的感慨。
D.尾联诗人想到自己离家日久,旅食他乡,由此想到借归雁来给他传递家书。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筷子小传》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筷子小传
①公筷公勺摆上桌,分餐进食好处多。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多年。
②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梜”(jiā),战国晚期至汉代开始称为“箸”,到了明代得名“筷”。
③“纣为象箸”的典故说明,在商王纣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河南安阳殷墟1005号墓中曾出土6支青铜箸头,可以接柄使用。
④到了明清时期,箸的称呼被“筷子”取代。明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意思是说,船家期盼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而忌讳说“住(停止)”“翻”等字,故将“箸”称为“快儿”。此名迅速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因筷子多用竹木制成。久而久之,后人就给“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⑤古时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宋代朱熹的《童蒙须知》中有言:“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