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940字。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25分)
1.下面是活动的开场白,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
经典诗文,树立精神丰碑,刘禹锡用“晴空一鹤排云上,① ”抒发奋发进取的豪情;孔子用“三军可夺帅也,② ”阐述人要有坚定的志向;岑参用“③ ,应傍战场开”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李益在“④ ,一夜征人尽望乡”中道出征人急切和深重的思乡之情;诸葛亮用“⑤ ,⑥ ”阐述学、才、志的关系;陆游用“⑦ ,⑧ ”抒写虽年老体衰,仍愿守卫边疆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李商隐用“⑨ ,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渴望团聚的美好愿望;李白用“我寄愁心与明月,⑩ ”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怀念之情。
2.下面是某同学的发言,请帮助他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钱锺书先生说过:“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北京、西安、南京和洛阳,少了学识的浸①(rùn),它们只是一个个耳中熟悉又眼里陌生的地名;故宫、避暑山庄、岱庙、曲阜三孔,有了文化照耀,它们才不是被时间风化的标本,而是活了成百上千年的生命。不去读书,就是一个邮差,风景过眼就忘,就算踏破铁鞋,又有什么用处呢?阅读,不仅会让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的桎梏,而且能让现实的旅行更加丰富,来一场灵魂长足的旅行。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②(hàn)的天地。”你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载③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那些读过的书,会一本本(????)你的内心,让虚无单调的世界变得(????)。那些书中的人物,会在你深陷生活泥潭之时,轻声地呼唤,用他们心怀梦想,不卑不亢的故事,(????)你抵御苦难,勇往直前。
(1)根据拼音和汉字,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和拼音。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充实 琳琅满目 激动
B.充实 五彩斑斓 激励
C.充满 五彩斑斓 激励
D.充满 琳琅满目 激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改后句:
3.请根据下列名著阅读记录卡,回答相关问题。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中的《① 》,“我”到仙台的目的是② 。
从作品体现的精神方面看,有人将《三国演义》归纳为“忠”,将《水浒传》归纳为“义”,将《红楼梦》归纳为“情”。请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西游记》中体现的精神实质,并结合相关情节简述理由。 精神实质:“③ ”。
理由:④
二、阅读(65分)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的“终古”点明潼关历史悠久,“高云”突出潼关高大雄伟。
B.第二句引入“秋风”和“马蹄声”,打破了画面的静态,增添了动感。
C.第四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其桀骜不驯。
D.这首七言绝句婉约凄凉,作者把写景与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2)诗歌第三句运用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②以首抵触庶几③其一就惧;而儿痴④,竟不知。虎亦寻⑤卒去。噫,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选自《东坡全集》)
【注】①浣衣:洗衣服。②至:甚至。③庶几:在这里有“希望”的意思。④痴:这里指天真可爱。⑥寻:不久。
(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而不惧之人 关联教材
屠惧,投以骨。(《狼》) ①惧:
虎自山上驰来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自:①开始;②亲自;③从;④即使。 ②自:
意虎之食人 参考成语解释,联系语境形成新的解释
出其不意,意:意料。 ③意: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俱
B.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