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40字。
  8热爱生命(节选)
  编写:林靖平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极地严寒、食物匮乏、恶狼尾随……作品将人物置于一个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以此表现人类与严酷的生存环境相抗衡时所产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这一类作品学生早在七年级就有接触了。如《伟大的悲剧》《荒岛余生》《登上地球之颠》等。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这些篇目来辅助学生挖掘作品的深意。
  教学思路
  《热爱生命》是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1906年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这部小说以雄健粗犷的笔触,记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出人性的伟大和坚强。小说把人物置于近乎残忍的恶劣环境之中,让主人公在与寒冷、饥饿、伤病和野兽的抗争中,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充分展现出人性深处闪光的东西,生动逼真地描写出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奏响了生命的赞歌,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故事情节的传奇性与具体细节的逼真性的高度统一,是这篇小说的最大特色。教读课文,要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体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寄予着的作者独特的人生理想和美学追求。在写法上,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在阅渎中,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追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杰克•伦敦的人生及创作经历。 
  2.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3.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4.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小说主人公坚韧顽强、不畏艰险的性格特征,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理念。 
  过程与方法
  1.复述法  杰克•伦敦“善于刻画毅力坚强的人们”(高尔基语),描写细致是课文的突出特点。引导学生在复述中,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2.小组合作探究法  在主人公身上寄寓着作者的人格理想和美学追求,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理解小说的象征意味,激发积极有为的人生理想。 
  3.引申比较法  引导学生将课文与七年级下册中的《伟大的悲剧》(茨威格)、《荒岛余生》(笛福)进行联系引申,在对照中更为深刻地体会主人公的拼搏精神。 

  课时安排 : 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要点] 
  复述,感知情节结构,梳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合作探究,理解作品的象征意味和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