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640字。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终(期末)质量评估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5小题。
  材料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
  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
  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
  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
  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
  匠的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精神,既体现在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业绩中,体现在中国人
  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映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作品中,反映在我
  国一切文学家、艺术家的杰出创造活动中。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
  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
  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二:
  如果说中国当代文学前30年的传统性主要体现为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民性文化以及
  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大众性、通俗性或民间性文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与此同时忽视
  了对苏联以外的西方文化和文学传统的接受与转化:那么到了新时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自信,抛弃或者背叛了自己的历史文化,不仅会上演历史悲剧,
  而且还不可能发展起来。
  B.我国历史上每一个时期都有不朽的文艺巨匠,他们创作的文艺作品,都反映了中国人
  民的创造成就和中华民族的精神。
  C.中国当代文学在其发展的前30年是受苏联以外的文化和文学传统的影响,而在新时
  期30年中,逐渐向传统文化回归。
  D.对自身母语文学和文化传统的再认同,是作家创作文化心理上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意味着他们曾与这些传统有过疏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时期,中国作家都己抛弃卡夫卡、福克纳等偶像,开始了在文学上的寻根。
  B.当代文学更加重视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史传传统,并催生了许多向经典致敬的作品。
  C.从《平凡的世界》《黄河东流去》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刚健不息的精神力量是长存的。
  D.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文化、文艺对民族发展的影响,二者论述的重心相同。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唐代白居易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宋代诗人黄庭坚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D.伏尔泰根据元朝纪君祥《赵氏孤儿》撰写五幕剧《中国孤儿》。
  4.高中语文教材选入我国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课文数量的49.3%。请结合材料一
  谈谈你对这一做法的理解。  (4分)
  5.新时期,中国作家如何才能写出对本民族产生深刻影响的优秀作品?请结合材料谈谈你
  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鸡毛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是一个住在西南联大里的校外人,她又的确是西南联大的一个
  组成部分。
  昆明大西门外有片荒地,联大盖新校舍,出几个钱,零星的几户人家便搬迁了。文嫂也
  是这里的住户,她不搬。可她的两间破草屋戳在宿舍旁,不成样子。联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