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810字。

  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玫。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玫。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管子•心术上》提出所谓“静因之道”,“因也老,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已而以物为法者也。”这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列宁论“州证法的要素”,举出十六条,第一条是“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
  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
  “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应该承认,“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唯物主义肯定事实,肯定客观真理。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敢于把自己的思想见解亮出来。虽然在今天的世界上唯心主义比较流行,我还是相信,唯物主义是科学研究的真实基础。
  (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层出不穷,折射出年轻网民活跃多样的思想观念,与他们求新求变的特点互为表里。但近来,一些网络媒体浮夸荒诞的文风,却令不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一些网络媒体浮奇荒诞的文风,不仅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也使得“眼球情结”与“营销心态”结成了同盟。
  B.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年轻网民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活跃多样的思想观念,与“修辞立其诚”的要求格格不入。
  C.文学虽不是理论命题,但若想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也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也要符合名实一致原则。
  D.人们只有在正确地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岱年认同“修辞立其诚”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的观点后,指出了“立其诚”所包含的三层含义。
  B.材料二第三段,作者运用举例、引用、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一个时代的文风与社会风气相互作用的道理。
  C.“修辞立其诚”具有不可移易的竞争力,“裹脚布”式的八股文章、热衷故弄玄应等不良文风,都应该引起人们的警惕。
  D.人在观察现象时,常带有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而发挥人的主体性时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王国维《人间词话》)
  B.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群拔萃。(黄庭坚《与王观复书三首之一》)
  C.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典论•论文》)
  D.境非独谓景物也,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
  4.张岱年先生认为人们“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其原因。
  5.请结合材料内容和你的理解,简要说明处在新时代的我们“发言著论写文章”时应如何坚守“修辞立其诚”的准则。
  (二)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桥边的老人
  【美】海明威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若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着轮辐在帮着推车。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瑙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