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040字。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2024.01
  (注意:本次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每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填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先秦时期,隐语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交流方式,更是一种语言游戏,无论宫廷还是民间都颇为流行,尤以齐楚两地为盛。据刘向解释,隐书收录的是一些对谈性的语段,参与一方故意隐约其词向对方发问,对者一边思索猜测,一边描述应答。隐语的话题无所不包,但双方都是暗示,并不明言,故隐语游戏是智力和语言的较量。
  ②隐语目的是委婉表达,可谓用语言来捉迷藏。刘勰总结为“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即用隐约的言辞来暗藏某种意思,用曲折的譬喻来暗指某件事物。因此,隐语有明显的“体物”特征,交流双方常常要变换角度描摹,隐讳提示,曲为渲染。如楚庄王为政三年毫无作为,大臣看不过,遂以隐语进谏:“有鸟三年不翅,不飞不鸣,默然无声,此为何名?”楚庄王好隐,马上心领神会,答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对方遂止。这则隐语就是先秦时流传甚广的“大鸟之隐”,隐语为双方提供了委婉的交流途径。
  ③隐语要“隐”,但更要委婉揭示主旨,不能让人彻底摸不着头脑,故常用譬喻。不过细细推究,“喻”和“隐”虽都拐着弯儿地说,目的却完全相反。对此,闻一多分析道:“喻训晓”,是借其他事物来把本来说不明白的尽量说得明白点;而“隐训藏”,是借其他事物来把本来可以说得明白的,故意说得不那么明白。如此,才引得人们好奇,努力去猜,方产生机趣。因此,隐语有点像猜谜,但不完全一样。谜语重点是“猜”,一旦猜中,游戏结束。而在隐语游戏中,一方进“隐”,另一方即便猜中也不能“说破”,一定要根据这个谜底创作出另一个谜面,两个谜面指向同一事物,才叫游戏完成。所以,隐语的游戏双方除需足够的机敏智慧外,更要有铺陈描摹的言语能力,方能游刃有余。
  ④隐语具有娱乐、测智、言理、讽谏等多种功能,蕴含着丰富的想象,说者由此见风趣机智,以旁观对方的懵懂摸索为乐趣。而应对者出于本能的好奇,也产生寻求答案的欲望。几经摸索之后恍然大悟,发现其间巧妙,愉悦的心情随之产生,这些都是隐语为时人所喜爱的心理因素。同时,隐语是一种即兴的语言游戏,一个人善隐,必定思维敏捷且有出众的言语描摹能力,因此,隐语的流行亦显示出古人对于智慧和语言的崇尚。
  ⑤隐语在后世发展有两个流向,一是转化为体物之赋,一是转化为谜。
  ⑥隐语需以大量相关线索予以提示,曲为渲染,或围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隐语用隐约的言辞来暗藏某种意思,用曲折的譬喻来暗指某件事物,隐语的游戏是智力和语言的较量。
  B.应对者出于好奇,产生寻求隐语答案的欲望。当应对者发现隐语奥妙时,产生愉悦心情,这是隐语为时人所喜爱的缘由。
  C.荀子《赋》篇中,“王”会针对“臣”的提问进行回答,他们以问为答,直陈谜底,作出猜测性的描摹回答。
  D.文人鄙夷俳伶的肤浅,他们减少隐语中滑稽调笑的成分,逐渐增加斗智的成分,在这样的背景下谜语就逐渐出现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隐语强调委婉揭示主旨,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因此常用譬喻,把本来说不明白的事物尽量说的明白点,然后让对方明晓主旨。
  B.谜更多是隐语的自然延伸,当隐语由专注于铺陈描摹转向落脚于“猜”出答案,便成了“谜”,“谜”也追求语言的“欲隐而显”。
  C.隐语有两种创设方式,一种是“体目文字”,即对文字进行分离拆解,形成拆字谜,另一种是“图像品物”,即刻画描摹事物的相貌特征。
  D.文人的灯谜多用双关和暗射,多含诗的趣味,被誉为“文章工场里的细工”,它是隐迷游戏逐渐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3分)
  A.《史记》记载汉武帝让东方朔辨认一动物,东方朔说是“驺牙”,其牙排列得像整齐的驺骑。“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一年后,匈奴浑邪王果率十万众来降。
  B.《史记》记载蜀使张奉出使吴,席间他拆解吴尚书阚泽的姓名以讥讽对方,吴大臣薛综敬酒说:“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于是众人皆笑。
  C.《太平广记》记载魏文帝见两牛打斗,一牛坠井而死,令曹植作死牛诗。曹植即揽笔赋曰:“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
  D.《客座赘语》记载谢小娥父被杀, 托梦与小娥:“杀我者, 車中猴, 門東草。” 陇西李公佐凭槛凝思,乍然了悟,凶手应该是申蘭。
  4.概括隐语的语言艺术。(4分)
  5.孔子急于救世周游列国,奔走呼号推行仁政,途遇楚狂人接舆。接舆故意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却不与孔子语。请用平实的语言阐释横线处的“隐语”。(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龙山梦痕》序   刘大白
  ①我对于故乡社会,以为正跟故乡名产臭腐乳一样,是霉烂了的,——不但霉烂了,而且被满身粪秽的逐臭的苍蝇,遗下了无数蝇卵,孵化成无数毒蛆,把它窟穴而糟踏得龌龊不堪了的,所以不但厌恶、咒诅,甚而至于骇怕了。因此离开了它,不敢偶起那“又向山阴道上行”的一念;虽然有我以为远胜西湖的山水,招魂也似地邀着我。我万不得已而必须向故乡一走,如佛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