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5490字。
广东省茂名化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图1:受访基层干部的工作动机
图2:基层干部工作动机对工作态度的影响(多选)
(摘编自贺胜兰《调查报告:群众眼中的基层干部与基层干部眼中的自己》)
材料二:
“奋斗的过程也是幸福的过程。”王传喜说,“我在代村奋斗了快20年,每年都是一年忙到头,包括大年初一。别人问苦不苦,其实我们感觉不到,我们在享受着这个过程,我们一直在奋斗。看到群众期盼的目光和群众满意的笑脸,我们心里的幸福是满满的。”
奋斗是时代的召唤。龙书伍所在的十八洞村是湖南湘西大山深处的一个苗族村寨,以前是出了名的穷山沟。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在国外打工的龙书伍得知消息后坚定了回乡致富的信心,说服妻子一同辞工回乡。回村后,龙书伍先后开过农家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超过七成受访干部的工作动机是“从基层做起,锻炼自己”,超过六成的受访干部表示其工作动机是“工作稳定,待遇有保障”。
B.不足四成受访干部的工作动机是“为了当地群众过得更好”,这表明基层面貌的改变、当地民生的改善还需更多干部转变工作动机。
C.不足五成的为了“有权力,有资源”的受访干部,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够端正,也不追求尽善尽美,他们一心只想“完成任务”。
D.相比抱有其他工作动机的基层干部,工作动机为“为了当地群众过得更好”的受访干部最不愿意把工作仅仅当作“完成任务”。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二列举了一些数据,叙述了王传喜、龙书伍等党的优秀基层干部的先进事迹,赞颂他们“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的奋斗理念。
B.材料三主要叙述了杨波等众多基层群众带头人的先进事迹,目的是说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已催生了大量优秀的基层干部。
C.材料三辩证地分析了当下基层干部队伍的长短处,指出基层干部群体被概括性负面评价的危害,并提出消除危害的具体对策。
D.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国家就像人体,焦裕禄、杨善洲、孔繁森等基层干部是毛细血管的组成部分,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发展。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传喜认为“奋斗的过程也是幸福的过程”,因此在他看来为群众服务是幸福感满满的,不仅不觉得苦,反而是一种享受。
B.鉴于十八洞村是出了名的穷山沟,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后,龙书伍马上说服妻子一起回乡创业致富。
C.扎根海嘎村7年、干了4个驻村任期的基层群众带头人杨波,用生命的光亮为百姓谋幸福,在脱贫攻坚战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D.社会上关于基层干部群体的负面评价,有意无意地对扎根大地、勤勉工作等的基层干部群体造成不公平,不利于他们开展工作。
4.怎样才能成为群众认可的基层好干部?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4分)
5.基层干部被“误读”,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文本一:
碑
孙犁
赵庄村南有三间土坯房,一圈篱笆墙,面临着滹(hū)沱河,那是赵老金的家。
自从敌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楼,老人整天到河边去,有鱼没鱼,就在这里呆一天。看看天边的山影,看看滹沱河从天的边缘那里白茫茫地流下来,像一条银带,在赵庄的村南曲敛了一下,就又奔到远远的东方去了。“五一”以后,这里一向是常住八路军和工作人员的。这些日子,每逢赵老金睡下了,母亲和女儿小菊到了东间,把窗户密密地遮起来,一盏小小的菜油灯挂在机子的栏杆上,女儿登上机子,母亲就纺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