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040字。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拼写方块字】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透过薄薄的书页,我们能看到,每当黄昏薄暮,落日西沉,天上静mì①_____的暮云为余晖所炙,呈一片深紫的那一shà_____时,摇船人泊船近岸,悠然唱起liáo_____亮的催橹歌声,回荡在薄雾渐起的湖面……这样缓缓流淌的生动景致让沈从文大为感动,他的心中似乎毫无渣滓,透明烛照,zhù_____蓄着万事万物。因为心有了着(A.zháo  B.zhuó)落,他对拉船人与小小船只,一切都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那质朴的文字,犹如涓涓细水,流入我的心田,泛起层层涟漪。
  ——《湘行散记》读后感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为文中加点的“着”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诗歌鉴赏
  2.临近期中,小语同学对七上古诗文进行整理,请你帮他完成摘抄本。
  策略 诗句 收获
  ◎看标题 (1)仍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标题常点明时间/地点,概括事件,蕴含情感。
  ◎抓意象 (3)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       ?        。(王湾《次北固山下》) (7)古人常借助意象“月”和“雁”来表达     (情感)。
  ◎明手法 (5)      ,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对比衬托,抒发离人愁思。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 虚实结合,彰显博大胸襟。
  总结:依据阅读策略,重新思考并整理古诗文,让我有了新的收获。正如孔子所说:
  “(8)            ,            。”只有学思结合,才能求得真知。
  【拓展运用】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①,不信东风②唤不回。
  【注释】①子规:杜鹃鸟。啼血:形容鸟类啼叫的悲苦。②东风:春风。
  (9)诗歌一、二句点明暮春时节的意象是          、        。
  (10)请运用以上任一种读诗策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
  三、选择题
  3.喜欢阅读的同学打卡学校图书馆,他们热心帮助图书馆老师张贴对联。三副对联都只完成了一半,请你来完成另一半。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1)        (2)        (3)
  A.(1)学海要遨游  (2)书中天地大  (3)欲知中外事
  B.(1)学海要遨游  (2)欲知中外事  (3)书中天地大
  C.(1)书中天地大  (2)学海要遨游  (3)欲知中外事
  D.(1)欲知中外事  (2)书中天地大  (3)学海要遨游
  四、名著阅读
  4.【专题探讨】在“读名著”环节中,同学们纷纷走进自己喜爱的名著《西游记》和《朝花夕拾》,对“人物成长专题”进行探讨,请你加入,与他们一起完成任务。
  人物成长专题探究
  称号 情节 人物形象
  石猴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活泼好动、机灵可爱
  (1)        大圣道:“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2)         
  孙行者 八戒急叫:“沙和尚,快拿将行李来,我们分了罢!”……行者道:“……师父眼巴巴的望我们去救,你却在此说这样话!……你两个牵着马,挑着担,我们……一齐下手。” (3)         
  小结 通过梳理相关情节,发现孙悟空随着经历的变化,他的称号和形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有些不经意的经历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朝花夕拾》中年少的鲁迅也有重大的转变,如(4)               (填写相关情节),他决定弃医从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