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4800字。
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共8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二十四节气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上古时代,围绕太阳、地球、月球等星象运动位置、轨迹的相对变化,古人通过对阴阳两气变化的细致观察与深入研究,总结出中华历法,并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时间哲学和生命哲学。中国文化的宇宙观讲究阴阳两气,讲究它们的变化、它们的平衡、它们的和谐。“气”与“阴阳”,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中最核心、最基本的概念。贯穿二十四节气的主线,正是阴阳两气的变化。
要充分了解中国文化“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特点,二十四节气可以说是最好的入口。而要真正把握二十四节气所饱含的中国智慧,非得进入七十二候的肌理不可。五天一候,一候一变,三候为一节气,六节气为一季,四季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这其中,有亘古不变的宇宙天象,有应时而变的物候现象,有自然万物的交叠更替,宏大与精微极其奇妙地交融在一起,展现出天地之气和生命万物的规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对一个又一个的5天不以为意,其实在这5天时间里,天地之气变化巨大。所以在体验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时候,就是要走在泥土地里“接地气”,感受阴阳两气的变化。
大寒节气走在北京郊区大地,突然一下觉得脚底的土开始有点变软,这是在阴气最盛之时,地底下的阳气开始冒出来,和空中的阴气进行平衡。随着立春的到来,太阳黄经至315度,会感受到阳气渐渐过了脚踝,草慢慢复苏。随着阳气过了小腿,春分节气草就绿了;阳气到了腰间,冬衣也就脱掉了,这是春天的景象。当到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时,北京的牡丹仙子又回人间怒放。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循着阴阳两气变化而形成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与中国古代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生物学、中医学、哲学、民俗、宗教、道德伦理的关系密不可分,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在传统农耕时代发挥了指引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天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我们日用而不觉的许多价值观念都蕴含其中。当我们深入每一个节气、每一个候的更替之中,细致触摸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永恒魅力,以新的文化使命来思考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新价值时,就会领悟到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所蕴含的宇宙观、世界观、生命观。这对于当今世界仍然具有重要启示,应当成为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内容。
我们从每一个节气和物候现象都可以得出关于“天、地、人”的感悟。比如芒种节气,太阳到达黄经75度。芒种节气的15天里,初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这三个物候,一个是螳螂,另两个是小鸟,都是小动物,其在此时所呈现的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四节气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既是星象运动的变化体现,也是时间哲学的思考。
B.若对阴阳两气变化、平衡等规律无从了解,那么对中国文化和二十四节气研究就难切入。
C.二十四节气文化意蕴摒弃了个人私念、偏执与狭隘,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的共同价值内容。
D.第二段中的“不以为意”指人们对日复一日的生活习以为常而忽略了天地万物变化脉络。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寒时阴气最盛,而阳气也开始复苏,冰冻的土地可能会有些许变软的感觉,这种感觉正是阴阳两气变化的外在反映。
B.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不仅对农业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与中国人的民俗文化、宗教伦理等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C.阴阳两气变化产生的生命感并不能直接让人感受到,它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初候螳螂生、伯劳感阴而鸣等物候才能体会。,
D.芒种时,北方收麦而南方种稻,农人们忙种忙收,这既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阴阳平衡宇宙观的具体体现。
3.下列谚语最能体现“二十四节气能指引农人农业生产”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B.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C.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D.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生命观”。(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满”是“芒种”前一个节气,“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小得盈满乃阳气极致所使然,阳气极,火气旺。小满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阅读三四段,请从阴阳角度分析出现“小满三候”现象的原因,以及有“小满”而未有“大满”的智慧。(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赶队(节选)【注】
王愿坚
拖架随着稀薄的泥浆和光滑的水草,慢慢地向前移动。果然,比两个人走得快多了,我的伤口也不致震痛了,但是,小何却更吃力了。她脚步蹒跚地在烂泥里走着,抻着脖颈,弯着腰,背上的绳子拉得绷紧。我歪在担架上望着她那背影,心里又感激又难过。为了一个同志少受点苦,她却在这荒无人烟的大草原上,受这样的劳累……我一次又一次拉住绳子央求她,我说:“算了吧,还是你扶我走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