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0290字。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二语文试卷
  2024.01
  说明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羲和“生十日”、夸父“与日逐走”、后羿“射九日”,我国古代神话中与太阳有关的内容可谓精彩纷呈。我们的先民很早就开始观测太阳,记录太阳活动。两千多年前《汉书•五行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探日工程也提上日程。我国的探日工程规划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射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验证多项太阳探测的关键技术,完成我国太阳空间探测“破冰之旅”。第二阶段,发射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探测太阳“一磁(太阳磁场)两暴(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现象。第三阶段,由易到难,实施日地L5点探测、太阳极轨探测和太阳抵近探测“三步走”计划,实现更精确地测定太阳磁场、确定太阳活动三维结构及预报空间天气等目标,按照规划,2021年10月14日,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顺利升空。相隔不到一年,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夸父一号”也发射升空,“羲和”和“夸父”两颗卫星同时在轨工作,交相辉映,让人们再次领略到特有的中国式浪漫。
  材料二  卫星在茫茫太空中飞行,要完成探日任务,如何准确获取自身的位置和速度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羲和号”搭载的原子鉴频太阳测速导航仪,在国际上首次在轨采用了原子鉴频原理,实时准确地确定太阳光的频率变化,进而获取卫星相对太阳的视向速度,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约15亿公里远的距离对太阳“明察秋毫”,这对卫星相机的指向精度和稳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卫星均采用平台舱和载荷舱固连的设计方法,平台舱活动部件的振动会不可避免地传递至载荷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书》中记录了太阳黑子出现的时间、颜色、大小、位置等信息。
  B.太阳极轨探测比太阳抵近探测的难度更大。
  C.“夸父一号”可对日冕物质抛射进行探测。
  D.“羲和号”和“夸父一号”在我国探日工程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羲和号”可以在浩渺的太空中准确获取自身的位置和速度。
  B.传统卫星的平台舱活动部件振动会影响卫星相机的观测质量。
  C.太阳Hα成像光谱仪已经帮助“夸父一号”获得了多项探日成果。
  D.“羲和号在国际上首次获取了太阳爆发源区的高质量观测数据。
  3.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阳活动可能会让使用GPS定位系统导航的司机开错路。
  B.某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间停电,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
  C.太阳活动周期是我国科学家确定探日卫星发射时间的因素之一。
  D.我国两颗探日卫星可以完整记录第25个周期的太阳活动过程。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关于“羲和号”“夸父一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名字均来自神话。
  B.可同时在轨工作。
  C.均在近地视角拍摄了太阳硬X射线图像。
  D.均可以为预报空间灾害性天气提供帮助。
  5.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说明我国探日工程的发展有哪些特点。(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
  陵字少卿,善骑射,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天汉二年,贰师①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上壮而许之,乃诏陵以九月发。
  陵于是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