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840字。
高二语文期末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中国,虽然乡愁有独特的意义,但它并不是中华民族或者中华文明独有的现象。可
以说,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个体,只要有历史、有记忆,都有乡愁。比如我们读古希腊文
学,读到《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其中的奥德修斯返乡,其实就是回归他的故乡或
者说解决他的乡愁问题。这也铸成了西方文学艺术从古希腊延续数千年的主题,即返乡主
题。可见,乡愁是一种跨文化现象,甚至是人类文明的普遍现象,并不为传统中国所独有。
但是,也必须认识到,中国传统文明赋予乡愁这种情感经验的独特性。就中国上古文
明的连续性来讲,起码自距今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开始,已经有了一个明晰的开端,
这一开端就是农耕。这种文明建构的基本关系是人和土地的关系。在这样一种关系里,土
地是人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财富,它是不可移动的。与此比较,游牧或商业民族的财富,马
驼牛羊或金银细软,要么是可移动的,要么是便携式的,均不会对人的居处形成恒久的制
约。人们常说商人没有故乡,游牧民族的故乡观念也相对薄弱,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生存没
有受到来自土地的巨大约束。相反,农耕民族是受土地约束的。过去,社会学家费孝通说
传统中国是乡土中国,就是看到了农耕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孕育的乡土观念,对中国人形成
了强大而持久的约束。也就是说,中国式乡愁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土地的坚固和不可动摇,
赋予了乡愁同样坚固和不可动摇的性质。
但是,当人体验乡愁的时候,显然是把自己置身于故乡之外的,是把故乡作为一个反
观、反思或者是眺望的对象。这意味着,在中国,虽然传统农耕生活将人固着于土地,但
一个悖论仍然存在,即人只有离开故乡才能构成思乡的前提。据此,当我们观察中国历史
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很多文人骚客喜欢写关于乡愁的诗篇,几乎所有
的田园诗都是关乎乡愁的,但是,诗人笔下的故乡和田园,和他们实际生活的乡村并不一
样,它掺入了太多美化和理想的成分。所以,我认为,无非因为乡村只代表了他的童年记
忆,是他置身都市喧嚣时对故乡的一种情感回望。由此展示的只是一个想象的乡村,而不
是乡村的实存。
当然,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生活在乡村之中仍然能够写出田园诗的诗人。比如陶渊明,
他既是一位田园诗意的表达者,同时又是乡居生活的实践者,但是事实上,他的生活过得
并不美好,他根本无法靠农业劳动养活自己和他的家庭,更难以借此过上体面的生活。陶
渊明曾经写过一首《乞食》诗,谈到自己去邻居家要饭的情景,即“饥来驱我去,不知竟
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由此,我们必须理解乡愁问题有典型的理想性质。或
者用美学的词语来讲,即便我们对童年时代有丰富的记忆,这个记忆也不是对往昔生活的
真实复现,而是一种审美记忆或者诗性记忆,它夸饰了原乡本不具有的美丽。
对中国传统文人来讲,虽然他们很容易让自己沉浸于乡愁之中,但也并没有妨碍对当
下现实的理性思考。也就是说,他们可能从陶渊明那里吸取了教训,虽然不断追忆田园之
关,事实上却并不愿意真正生活于乡村之中。当然,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种既满足都市
化欲望又抚慰乡愁的变通方法仍然是存在的,这就是在实际生活的都市之内营造乡居,即
园林。园林对于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意义,往往就在于完成了乡居理想向都市的置换或
挪移。也就是说,他们情感上回望乡村,理性上又拒绝回归乡村,变通的方法就是将作为
回望对象的乡村直接搬到城里。就此而言,园林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人解决理想与现实
矛盾的一个伟大发明。它把存在于记忆或空间远方的乡愁,借助园林置入当下生活,使乡
愁对象如在目前。在此,所谓的乡愁,最终就以园林这种物化的形式被表现成了传统文化
中的“城中村”。据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中国园林营造,之所以在隋唐以后进入文人园林
主导的时代,原因之一则是对乡村的回望主导了士人的情感世界。
(摘编自刘成纪《中国文化艺术中的乡愁》)
材料二:
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谈乡愁,就是从文学地理空间来谈乡愁。所谓乡愁,就是流动或
迁徙在异地的人们对于家乡的一种回忆式的情绪体验,包括对亲情、友谊、爱情的回忆,
对家乡的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的回忆,对个人成长经历的回忆等。乡愁是时间的一种积淀,
它需要具体的空间来承载,乡愁随着游子所处时空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内容。因此,乡愁
两个突出的特点是:时间感和空间感。例如余光中的《乡愁》写了四个时间段的乡愁:“小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天行者(节选)
刘醒龙
“余校长,来贵客了!”
万站长所说的贵客,是县里的相关领导。他们亲自上山,送来刚刚出版的报纸。大家都说,张英才和界岭小学为全县教育事业争了光。对界岭小学来说,这已经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样的大喜事了。
县里来的人在山上待了两天,下山之前,他们客气地问学校还有什么要求。余校长、邓有米和孙四海的眼睛,顿时变得像是天空中出现六只月亮。好不容易余校长开口,竟然是说,能不能帮忙添置一些课桌椅。余校长话一出口,不仅自己的月亮消失了,四只月亮也躲进乌云里。
好在万站长又找回话题,使着眼色说:“领导来到这里,还是很想为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