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70字。
《古代诗歌鉴赏技巧——以景结情》
教学设计
一、 导:
【回顾课本】
同学们好!我们一起回顾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鹉飞”诗歌用今日的颓败和昔日的兴盛对比,抒发了诗人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感慨。结句,“只今惟有鹧鹉飞”,诗歌以“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的景象作结,这叫以景结情。今天我们来学习古代诗歌鉴赏技巧——以景结情。
二、学
【学习目标】
• 理解以景结情的含义;
• 把握以景结情技巧的艺术效果;
• 学习以景结情技巧题型的作答步骤。
【理解含义】
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
效果:使得诗歌显得意犹未尽,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常见设问方式】 设问方式: 1、尾句或者尾联与前几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2、末句或者尾联是如何表达情感的?3、试分析尾句或者尾联在表情达意方面的特色。
我们来看高考题: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问:“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琵琶奏起了新的乐曲,守边将士在琵琶声中起舞,弹来弹去, 总是离不开《关山月》这类军人出征的乐曲。琵琶声声,听不完守边的愁苦,边愁二字,直抒胸臆。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记叙、抒情,结句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高高秋月照长城,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还是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我们来组织答案
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借景)抒情。
①最后一句以景结情, 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既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悲凉壮阔的意境;③又寓情于景,表现了撩乱边愁的复杂深沉, 显得含蓄蕴藉。
三、议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讨论《谢亭送别》和《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两首诗结句技巧。
四、展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讨论结果用投屏呈现出来,并选出中心发言人进行展讲。
五、评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问:末句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直接抒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