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970字。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共4大题23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南宋是北宋的直接延续吗?
  虞云国
  ①史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一般讲到宋史,讲到宋代文化,这段话是必引不可的。正因为他说“造极于赵宋之世”,所以我们对整个宋代都有一种相当的好感。
  ②首先是制度文化。鉴于五代的动乱,武将经常叛乱推翻政权,所以宋太祖设立的权力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把兵权、政权、财权这重要的三权都加以必要的分割,不让权力集中在某一个官员或某一个部门,宋朝因此建立起一个比较稳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国。其次是精神文化。宋代形成了影响中国古代后期的理学,这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宋代在宋词、书画、科技等方面,不仅达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文化高峰,有的方面还走在世界的前列。至于物质文化,看看《清明上河图》就知道当时社会是多么繁荣。
  ③但是,陈寅恪又说“后渐衰微”,这“衰微”开始在什么时候?我认为,两宋近320年的历史,是复杂多变的。从北宋过渡到南宋的这段时期,正是宋代历史上最波澜壮阔又波谲云诡的一段岁月。
  ④从皇统角度来看,南宋毫无疑问是北宋的直接延续。因为宋高宗是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是被俘到北方的宋钦宗的兄弟,在血脉皇统上,是真正的一姓王朝。从政府制度和祖宗家法来看,南宋对北宋似乎也没有全面的颠覆性的变革。也就是说,南宋还是承袭了北宋的君主官僚政体,以及重要的制度文化,比如崇文轻武、科举制度等。从这些角度来看,当然可以说“南宋是北宋的延续”。
  ⑤但是,它是一种“直接延续”吗?是一种简单的延续吗?显然又不是。
  ⑥第一,南宋的生存空间要远比北宋逼仄得多。从疆域图可以看出,南宋王朝基本上以现在的淮河和秦岭作为南北分界线。而北宋的北方疆域达到了现在的北京以南。
  ⑦第二,南宋的内政和外交形势空前严峻。北宋时期,宋朝政府与契丹族建立的辽朝相对峙。虽然前期战争不断,但是从1004年开始,双方进入了长期的和平阶段,达100多年之久。而金朝和南宋对峙以后,一方面金军战斗力超过契丹军队,另一方面,由于地缘空间发生改变,金军随时可以渡淮河南下。南宋政权不但在立国初期处于存亡继绝的生死关头,而且,在其后存在的100多年间,金朝始终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这种情况下,南宋在政治体制、统治策略以及官僚机器的运作上,都势必做出应激性的调整,否则难以对付内外交困的局面。于是,南宋在内政和外交方面都有重大的变化。
  ⑧第三,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逆转了原先良性运作的政治体制。众所周知,在君主官僚政体下,“君主是决定一切的”,君主的所作所为可以直接影响历史走向和政治生态。宋高宗这个皇帝,从岳飞事件中可以看到他的政治手腕。他尤其在乎君权对军权的全面掌控。
  ⑨在北宋全盛期,中枢权力机构是相对制衡的,也就是说,对当时的君主官僚政体来讲,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运作状态。在这种运作程序下,皇帝不能够独立地、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的制度文化特征之一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兵权、政权、财权制度三项权力分割。
  B.血缘关系居于皇统的重要地位,从血缘关系来说,南宋北宋是一姓王朝。
  C.为了存亡继绝,南宋政权被迫作出了一系列的制度调整,以应对内外交困的局面。
  D.中枢权力相对制衡能防止中央权力失误,宋高宗出于个人原因破坏了这种制衡。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寅恪的“华夏民族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论断,让我们对整个宋代都有一种相当的好感。
  B.儒学至宋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所以宋代在宋词、书画、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达到高峰。
  C.陈寅恪认为中华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本文认为其观点失之笼统,做了补正。
  D.宋高宗和秦桧采取高压政策,制造文字狱,是为打击持不同政见的士大夫官僚集团。
  3.下列选项均为南宋诗句,不能表明南宋士大夫力主收复北方、反对议和的一项是(    )
  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
  B.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张元千)
  C.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陈亮)
  D.编蓬为户邻虎穴,敢于虎口寄浮生。干戈时有人相食,吏猛于虎角而翼。(冯时行)
  4.请简要分析材料的主要论证思路。
  5.宋高宗时代区别于北宋最好的时代,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第⑨段和第⑩段,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动人的北平
  林语堂
  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一个城市与人相似,各有不同的品格,北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大的。他包容着新旧两派,但他本身并不稍为之动摇。
  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北平却不理这回事。胡须苍白的画家,住在大学生公寓的对面,北平也不理这回事。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北平也不理这回事。
  在高耸的北京饭店后面,一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