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题,约18400字。

  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者雪樵
  凯歌
  雪樵的字儿写得好,是大伙儿都知道的事。窗外,杏树枝头的雀雀儿刚叫上早,雪樵就已经站立在书案前,眼皮子似合微张,整个人似醒未醒,就那么傻乎乎地站着;要么,就直接往椅子上一蹲,面无表情,活脱脱一块榆木疙瘩。
  良久,他双眼圆睁,挽袖、吸气、提笔,横竖撇折点,笔走龙蛇,一气呵成。末了,瞥上一眼未干的墨迹,捧起沏好的一壶“铁观音”,长长地舒上口气。这字,就算是成了。
  字好,又出名,雪樵隐退的祖屋门前依然不清静。先是有后生向雪樵求字,雪樵瞥一旁棉絮外翻、冻得红鼻青脸鼻涕顺溜的年轻人,微笑着点头。提笔,发力,转眼间,几个遒劲的楷体已是入木三分,写的是“业精于勤”四个大字。
  又有人风尘仆仆往神木县而来,来的是一位河东商人。来人双手施礼,恭敬地放下润金。雪樵头也不抬。也就在片刻之间吧,来人挨着木椅的屁股还没有蹭出温热来,这边雪樵已经风起云止,大功告成了。
  雪樵吹着茶叶说,拙字取走,这东西(润金),就拿回去吧。人家是诚心想交这个朋友啊,商人是个不错的商人,在河东很有慈善之名,雪樵早有耳闻。商人冲雪樵肃然施礼,过些日子,却让人送来用四头骡子驮着的八垛习墨用纸。
  陕北的九月天高云淡,却不时有阴雨扑来,让人猝不及防。
  前脚刚跨出门的雪樵就给迎面而来的一大片黑云驻了足。随黑云一道而来的是国军副师长子清。子清土匪出身,但素来敬仰读书人。子清使人呈上二百块银圆,并说,过些天是陕北镇守使大人的寿辰,我辈均仰慕先生大名,望先生不吝赐墨,为寿宴添光盈彩!
  陕北镇守使大人,咱不认识呀?雪樵耷拉着眼皮说。忽地一抬头,恍然大悟地说,想起来了啊,可是那个娶了好几房姨太太,又拼命捉拿红匪的陕北镇守使大人吗?
  副师长子清低下头来干咳了两声,一抱拳说,正是,那可是咱们西北的一位英雄豪杰啊!雪樵抚着胸口自言自语,唉,莫非昨夜受了些寒,为甚感觉这般恶心呢?子清脸色陡变,卫兵齐刷刷地拔出枪。子清沉着脸说,既然先生身体有恙,子清改日再来造访!
  这天庙会,上香的,看戏的,大家扶老携幼,一团和气。就听见一阵“嗡嗡”的声音由远而近,像苍蝇一般。大伙抬头,这群“苍蝇”已经开始“下蛋”了。顿时,接二连三的爆炸声传来,庙会现场一片火海。
  小鬼子的飞机又过黄河了!
  负责治安的子清提着枪,一边指挥乡亲们躲避,一边命令士兵们还击,火光中,瞅见一人手牵毛驴,指天痛骂。子清喊了一声,冲上前一看,正是雪樵。子清又气又恼,一把扯过雪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雪樵写字的场面,既有环境的衬托,也有神态、动作等细节的描写,说明雪樵“字好,又出名”是苦练、苦思和钻研的结果。
  B. 年轻人向雪樵求字,雪樵微笑点头,写“业精于勤”四个大字,从中可以看出雪樵对年轻人 厚爱与期待。
  C. 雪樵抚着胸口说“感觉这般恶心”,含蓄表达了对拼命捉拿红军的陕北镇守使的厌恶、对国军副师长子清的看轻以及对子清求字的拒绝。
  D. 小说结尾“这一声喊,声震苍穹,惊动了黄河水”,突出了声音之大、气势之盛,是为了表现子清因雪樵去世而产生 悲痛之情。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善用短句,如“双眼圆睁,挽袖、吸气、提笔,横竖撇折点……”,形象描绘了雪樵写字的神情动作,有利于表现雪樵书法艺术的精湛。
  B. 子清说娶了好几房姨太太、还拼命捉拿“红匪”的陕北镇守使是“英雄豪杰”,这一反语的运用起到了强烈的讽刺、批判效果。
  C. 庙会上人声鼎沸,人们扶老携幼,一派和谐,这种热闹祥和的场景与后文日本鬼子飞机轰炸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破坏形成了对比。
  D. 小说中的“子清”是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雪樵起到陪衬的作用,子清求字,把雪樵拉进防空洞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 雪樵对子清的态度随着情节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小说把人物对话糅合在叙述之中,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是为了表现子清因雪樵去世而产生的悲痛之情”错误。不仅表现子清因雪樵去世而产生的悲痛之情,更是把小说主题由颂扬子清升华为表现全民族的团结与爱国精神。
  故选D。
  【2题详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 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