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6560字。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质检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本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关于新媒体电影,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但以《老男孩》为例,它的一夜之间走红使这个正在形成中的概念进入人们的视线。北京大学李道新教授认为:“‘新媒体电影’最重要的特征是与网络平台及网络受众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影与网络视频短片之间的新生事物,比传统电影更具灵活性和草根性,但比网络视频短片更专业、更有理想和抱负。”从电影文化角度看,新媒体电影打破了原有的电影生产格局,带来了电影的民主化,是一场全民电影运动。人人都可以“下厨”DIY电影。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以观众为中心,观众可以互动并参与电影创作,观众的鼠标可以选择、控制电影的播放,观众的评论可以影响电影的传播。
根据新媒体的特征,我们可以定义新媒体电影为:基于新媒体形态和技术产生的电影形式,是指以有线或无线网络为传播工具,以电脑、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为载体,同时兼容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体,面向更加广泛的视频受众的影像产品。按照新媒体电影传播的载体及制作形式,可将新媒体电影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包括网络电影、手机电影和其他类型(在网络和手机以外的载体上播放的新媒体电影)。
(摘编自向勇、李天昀《试论新媒体电影的版权保护问题》)
材料二:
新媒体电影丰富了电影内涵。电影这一传统艺术在互联网媒体那里找到了崭新的表达方式和传播载体。在网易推出的关于新媒体电影的网上调查中,参与调查的1111人中,有567人认为“单身时就看新媒体电影,谈恋爱时就去电影院”,占调查人数的51%。这表明新媒体电影的“自我”表述的风格特征,已经获得网民的认可,成为表达或服务个性的首选。
同时,与传统电影不同,新媒体电影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新媒体电影解构了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电影传播学,将其改造成为主动的接受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受众不再是电影内容的被动接受者和消费者,而是内容的选择者,也是内容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新媒体电影的交互性使得传受双方在网络的技术支持下可以实现即时交流,第一次传播反馈中的受传者便成为下次传播过程
1.(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电影的创作者是专业人员,新媒体电影创作者是大众,两者创作主体完全不同。
B.就影片质量而言,传统电影因专业化而质量更好,新媒体电影无法产出高质量影片。
C.传统电影主要通过影院、电视等传统媒介传播,新媒体电影则主要是通过网络传播。
D.从运营管理方面来看,新媒体电影和传统电影一样,也存在着政策法规滞后的问题。
2.(3分)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在热闹的表象下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但新媒体电影的发展前景还是广阔的。
B.在新媒体电影传播过程中,电影受众既是内容的接受者、消费者,同时也是传播者。
C.新媒体电影的产业化程度虽然不高,但是在受众心目中,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电影。
D.影片形态对内容表达的要求更高,这是新媒体电影提升作品质量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3.(3分)在材料二中提到的关于新媒体电影的社会调查中,有51%的调查对象认同“单身时就看新媒体电影,谈恋爱时就去电影院”。下列四个观点中,不能以这一调查结果作为直接论据的一项是( )
A.新媒体电影的互动性突破了传统电影传播媒介的局限。
B.新媒体电影有效丰富了观众接受电影的方式和内涵。
C.新媒体电影“自我”表述的风格特征获得网民认可。
D.传统电影和新媒体电影在满足受众需求方面各有优势。
4.(4分)材料二在论述新媒体电影的发展状况时,论证严谨。请简要分析。
5.(6分)新媒体电影的出现给传统电影带来哪些影响和冲击?传统电影怎样更好地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本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扬州借景
蒋子龙
前不久在扬州参加一个对话会,有位外语学校的女同学说,她喜欢怀旧。这实际是道出了一种扬州的文化现象。
扬州已建城2500余年,古文化的积淀深厚而辉煌。第一为扬州扬名的是大禹,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时分天下为九州,扬州为其中一州,并因“多水而扬波”得名。一些代表着中国文化高峰的诗文圣手,如李白、欧阳修、苏东坡等,甚至连清皇帝康熙、乾隆,也都为扬州做过广告……这谁能比得了?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不“怀旧”反倒不真实了。而那个女同学又哪里知道,令她惶惑的正是扬州文化的精髓“借古人”“借传统经典文化”,以肥沃和提升现代文明的品位。
我们到扬州,第一天看瘦西湖、个园,第二天看何园……这也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