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800字。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 文
2024.1
学校_______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教育ID号___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教育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8分)
最近,年级黑板报新增了“语文角”栏目,其中呈现的内容引起不少同学关注。你也开始注意,并试着完成下列任务。
1. 栏目贴出了与多音字“和”相关的三个词语,希望有意参与者分别为“和”标音,并将词性为形容词的词语用正楷字抄写在答题卡对应处。
(1)应和(2)和蔼(3)掺和
2. 阅读下面文段,画线处填写成语或词语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
白求恩同志_____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________,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_______,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______,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A. 毫不利己自私自利小心翼翼怅然
B. 毫不利己拈轻怕重满腔热忱佩服
C. 精益求精拈轻怕重小心翼翼怅然
D. 精益求精自私自利满腔热忱佩服
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对内容和语言特点的把握,为第二自然段补全首句。
一个语言片段有两种或多种解释,这种现象称为语言的“歧解现象”。
语言的歧解现象,_________。如“他叫张亮”这个语言片段中的“叫”,常用的词义有两个:①叫作,②呼叫。由于这两个词义同时存在,所以产生了歧解现象。在“他叫张亮,他的哥哥叫张明”“他叫张亮,叫了半天了”这两句话中的“他叫张亮”,就不会产生歧解现象。
语言的歧解现象,需要靠背景知识来克服。例如“他爸爸上午要做手术”这个语言片段,如果他爸爸是大夫,那就是他爸爸上午要给病人做手术;如果他爸爸是病人,那就是大夫上午要给他爸爸做手术。听话人如果了解“他爸爸”的相关情况,歧解现象就不会产生了。
还有 语言歧解现象,需要靠文化交流来消解。例如,汉语听力课上播放《龟兔赛跑》的故事,留学生谈感想时说:“我多么愿意做一只大乌龟啊!”当时听课的几位新教师笑得前仰后合。在中国,“龟”一词从元代开始就被附加了贬义的比喻意义,如今没有人“愿意当乌龟”。可能在他国文化中,“龟”一词没有贬义,所以他才说出让中国人听了觉得好笑的句子。这是因文化不同而出现的一个对语言片段意义的歧解。
(《语言的“歧解现象”》董树人文,有删改)
4. 栏目抄录了现代诗人艾青的一首诗,不少同学表达了自己读后的感受。以下感受正确的一项为( )
煤的对话
——A—Y。R。①
艾青
你住在哪里?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从地壳第一次变动的年代
你的年纪——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死?不,不,我还活着——
比岩石的更大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1937年春
(《艾青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①A法语词汇,致、给的意思。Y。R。:人名,指又然,即李又然,散文作家,艾青的朋友。
A. 题目虽然是“煤的对话”,但从诗的内容看,指的就是“煤”跟自己对话。
B. 由“煤”联想到“深山”“岩石”较为恰切,但再联想到“恐龙统治”“地壳第一次震动”就有些牵强,不太科学了。
C. 本诗将“煤”这个事物拟人化,有“住”所,有“沉默”“怨愤”等情感,还有对生死的认识,很有个性化特点。
D. 从全诗看,本诗情感上哀伤、愤懑而不消沉,内容上就“煤”的特点写“煤”,“煤”这个形象并没有被赋予象征意义。
5. 下列作品、作家和出处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济南的冬天》——老舍——《骆驼祥子》
B. 《秋天的怀念》——郑振铎——《植树的男人》
C. 《狼》——蒲松龄——《聊斋志异》
D. 《皇帝的新装》——伊索——《伊索寓言》
【答案】1. (1)hè (2)hé (3)huo2. B
3. 需要靠语境来消除4. C5. C
【解析】
【1题】
本题考查字音。
(1)应和(yìng hè):应声唱和。
(2)和蔼(hé ǎi):指态度温和、谦逊,使人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