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240字。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性学习评价样卷
(本试卷共6页,共25题;考试时间: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和运用(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匿(nì)笑殉(xùn)职怪诞不经(dàn)
B.粗犷(kuàng)贮(zhù)蓄拈轻拍重(niān)
C.挪(luó)动抽噎(yè)哄堂大笑(hōng)
D.哺(bǔ)乳勋(xūn)章人声鼎沸(fó)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拗口 执拗 拗断 B.打折 折本 折腾
C.漂泊 停泊 淡泊 D.出差 差错 差不多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鄙薄 溜达 庇护 莫不关心 B.琢磨 晕眩 凌乱 惊慌失措
C.蜷服 冤枉 炫耀 大相径庭 D.气概 绵延 缥缈 力不遐供
4.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些词语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
②听到一些同学的,他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A.①应接不暇 ②随声附和 B.①应接不暇 ②各抒己见
C.①美不胜收 ②随声附和 D.①美不胜收 ②各抒己见
5.选择关联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的笔有极大的表现力,_______笔墨二字,_______代表绘画和书法的工具,_______代表了一种艺术境界。
A.因为 不但 而且 B.因此 不但 而且
C.因为 或者 或者 D.因此 或者 或者
6.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知道来时的这条路上,还有一束寂寞的寒梅在念我,在等那雪地上悄然无声的脚印。
②路的后面,是马蹄声碎的汉时关,是雪一样晶莹的秦时月。
③雪意和冰花,在立春以前就铺成一条路在等我了。
④萧索的外表,静谧的内心。
⑤静的冬,在每一年的末尾处等我。
A.①④③②⑤ B.①②③④⑤ C.⑤④①③② D.⑤④③②①
7.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这里用了比喻修辞。
B.汉语中所有的词都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如“伟大”“丑陋”等。
C.数词,我们很熟悉:“第一”“老三”“初五”,表示序数。
D.“怎样”是疑问代词,其他的还有“那里”“那么”“这样”等。
8.默写。
孔子非常注意向同行的人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①_______________。”他的进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长进的:“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5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9.这两首诗均写到“夜雨”。前者付诸视觉,如______________,诗人伴随夜雨彻夜未眠;后者付诸听觉,如______________,诗人希望夜雨______________。(用诗中的词语填空)
10.两首诗均抒发了______________之感,但前者有憧憬未来团聚的欢乐,后者有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2分)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
【乙】昔者曾子①处费②,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③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④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