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1980字。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是出发点。被斯密和李嘉图当作出发点的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应归入18世纪鲁宾逊故事的毫无想象力的虚构;同样,卢梭的通过契约来建立天生独立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的社会契约论,也不是奠定在这种自然主义的基础上的,这倒是对于16世纪以来就进行准备,而在18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市民社会”的预感。
  我们愈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也就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显得愈不独立,愈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最初还是十分自然地在家庭和扩大成为氏族的家庭中,后来是在由氏族间的冲突和融合而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公社中。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_这是罕见的事,偶然落到荒野中的已经内在地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或许能做到——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
  因此,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因而,只要一说到生产,我们或者就要把历史发展过程在它的各个阶段上加以研究;或者一开始就要声明,我们指的是某个一定的历史时代,例如,现代资产阶级生产这种生产事实上是我们研究的本题。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定下来,免得我们重复,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不过,这个一般,或者说,经过比较而抽出来的共同点,本身有一些是几个时代共有的,(有些)规定是最新时代和最古时代共有的,没有它们,任何生产都无从设想;如果说最发达语言的有些规律和规定也是最不发达语言所有的,但是构成语言发展的恰恰是有别于这一般和共同点的差别,那么,对生产一般适用的种种规定所以要抽出来,也正是为了不致因见到统一就忘记了本质的差别。如果没有生产一般,也就没有一般的生产,生产总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如农业、畜牧业、制造业等,或者是他们的总体。
  摘选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材料二: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是社会性的,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处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个人都具有一定的从属性,孤立一个人在社会之外的生产是罕见的。
  B.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与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是否相合,决定着实践的成败。
  C.人类能大踏步走向成熟的“市民社会”,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为其奠定了基础。
  D.材料一论证方法多样,采用了因果论证、举例证法、假设论证等,有力地论证了一定社会中的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和生产力的制约,有的历史时期,人们不能全面地了解社会的历史。
  B.生产一般的抽象是为了让我们来更好地分析生产的共同性,但也不能让人们忘记生产的本质差别。
  C.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们认识的来源,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同时也影响着认识的发展走向。
  D.社会实践包括生产活动、政治生活、阶级斗争和文化生活,尤其阶级斗争对人的认识发展影响深刻。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正面论据来直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材料一论证语言具有准确、严谨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知行”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思想,从古至今一直是思想家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孔子曾说“生而知之者上也”,你认为正确吗?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桥边的老人  [美国]海明威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在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