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70字。
《溜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的叙事过程,把握情节,感受笔记小说的特点。
2.感知“首领”等人物形象特点,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感悟“物象”之美。
3.品味文章简洁明快、干净洗练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首领”等人物形象特点,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感悟“物象”之美。
难点:品味文章简洁明快、干净洗练的语言特点。
【设计思路与理念】
自读教学的重要使命是:基于“自”,落实“自”,强化“自”,达成“自”。叶圣陶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这句话揭示了自读课文的核心教学理念,即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学以致用。自读课文的授课,一个很好的抓手就是“旁批”,它为学生自主阅读时提供思考方向,巧妙引导学生利用旁批阅读文章,能培养学生从课内到课外阅读迁移延伸的能力。
基于此,这篇小说的授课将带领学生一同关注旁批中的共性与个性之处,分析旁批的指向与主人公首领的关联,了解它们分别对突出首领形象的作用,进而带领学生深刻认识首领这一人物形象。
孙绍振说:“对于作品分析来说,最为精致的分析就是在经典文本中,把潜在的、隐秘的、个性的创作性风格分析出来。”基于此,这篇小说教学的授课重点在于引领学生自品、合作、分享、优化的过程中感悟阿城笔记小说语言的艺术奥妙,即以雅为主,以俗为辅。
【教学方法】
诵读法、批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溜索”吗?溜索是原始渡河工具,分别系于河流两岸的树木或其他固定物上,一头高,一头低,形成高低倾斜。你们瞧,这就是溜索。(展示溜索图片)。在云南怒江之上,就有这样的交通工具,两岸的居民主要依靠“溜索”这种古老的手段,请看,这是怒江(展示怒江图片),两岸高山险峻,谷底惊涛骇浪,倘若你们用这种方式渡河,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胆战心惊)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