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860字。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卡共6页。满分100分,测评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洗涤(dí) 溃退(kuì) 锃亮(cèng) 藏污纳垢(gòu)
B.刹那(chà) 翘首(qiáo) 婆娑(suō) 一丝不苟(gǒu)
C.记载(zài) 炽热(chì) 秀颀(qí) 潜滋暗长(qián)
D.遒劲(qiú) 辟邪(pì) 诘责(jié) 屏息敛声(bǐ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建树 蔓延 眼花潦乱 诚惶诚恐
B.斟酌 铭记 和颜悦色 摩肩接踵
C.祖籍 蒙昧 深恶痛疾 因地治宜
D.迁徒 遏制 惟妙惟肖 巧妙绝伦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阳光大课间时,体育老师的哨声,振聋发聩,同学们立即站好队形,开始课间活动。
B.糖画师傅依照图样,只见手腕或提、或顿、或收,妙手偶得的花鸟虫鱼就呈现在眼前。
C.学生们动情地歌唱,老师弹着钢琴为他们伴奏,络绎不绝的歌声与琴声在教室回荡。
D.王文兴院士作为大气环保科研的拓荒者,为我国环境科学研究的发展可谓殚精竭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B.为了让运动员更好地融入比赛,展现团队协作,国际乒联创办了混合团体世界杯。
C.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遭受到极寒天气攻击,一些地区的气温跌破零下40摄氏度以内。
D.经过环卫工人的努力,终于使得城市的公共设施、道路栏杆、候车亭都焕然一新。
5.将下列语段补充完整,其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人对拱桥再熟悉不过了,( ),建于1400余年前,纵然经历了历史上的战争、洪涝、地震等,其主体结构依然完好,堪称“世界桥梁艺术的典范”。
A.被写进小学课本的赵州桥 B.赵州桥被写进小学课本
C.赵州桥入选了小学课本 D.在小学课本中的赵州桥
二、(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8题
秦将章邯已破楚将项梁军,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兵败皆走入巨鹿城 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裨将,救赵。宋义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楚地兵不足忧 忧:忧虑 B.筑甬道而输之粟 输:运送
C.疾引兵渡河 引:吸引 D.且国兵新破 新:刚刚
7.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此时/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兵败皆走入巨鹿城/
B.当此时/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兵/败皆走入巨鹿城/
C.当此时/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兵/败皆走入巨鹿城/
D.当此时/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兵败皆走入巨鹿城/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国的将领章邯打败了楚将项梁的军队,然后又渡过黄河攻打赵国,大败赵军。
B.秦军把赵王围困在巨鹿城中,项羽认为如果楚赵里应外合,一定可以战胜秦军。
C.宋义认为在出谋划策方面,自己不如项羽,但在前线作战方面,自己远超项羽。
D.宋义不体恤士兵,在天气寒冷、士兵又饿又冷之时,他却置备酒筵,大会宾客。
三、(20分)
9.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宋义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3分)
(2)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其一)①
宋??苏轼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②。黄童白叟聚睢盱③。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注】①公元1078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当年初夏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所作。
②乌:此处指乌鸦。③睢盱(suī xū):喜悦高兴的样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