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920字。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青少年时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青少年应珍惜时间,刻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来到纪念馆,慢慢回顾那一段 xuè yǔ xīng fēng 的岁月,无数的共产党人以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蜿蜒的徒骇河畔书写下了壮丽篇章,它呈现的是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也是 guǎng mào 鲁西北的觉醒史。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唐宋八大家 ”的散文作品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文中的思想对现代人影响很大。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
  B.雨果和莫泊桑都是19 世纪法国最有影响力的大作家,代表作分别有《悲惨世界》 和《我的叔叔于勒》。
  C.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如“崇祯五年 ”是用皇帝的年号纪年,而“丙辰中秋 ”用的则是干支纪年法。
  D.古代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们表示 敬意,后人就用“桑梓 ”指代家乡。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①自劳动课正式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后,“ 中小学生做饭 ”成为热点话题。②但是, 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将其理解为增加家务劳动的数量。③劳动教育要重视“ 劳 育结合 ”,避免“ 以劳代育 ”。④劳动教育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更是为了 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水平。
  A.①   B.②   C.③   D.④
  4、人生之路,有“舍 ”有“守 ”,请从下列名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简要阐述。(4 分)
  备选人物:王冕(《儒林外史》 )   简??爱(《简??爱》)
  示例:我选择《红岩》 中的江姐。人生之路,有“舍 ”有“守 ”。为了执行任务, 她忍痛离开了年幼的孩子;在渣滓洞,面对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她坚贞不屈:为了保 护同志,她从容就义。江姐舍了平凡的生活、无价的自由乃至宝贵的生命,守住了革命 信仰,守住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
  5、按要求填空。(14 分)
  ①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正在喷薄。(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 祖国》)
  ②读史使人明智,            ,数学使人周密。(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④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⑤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能够充分表达出辛弃疾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⑥古人常运用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 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新重用的诗句是:“            ,            ”;无独有偶 ,李白也在《行路难(其一 ) 》 中运用典故 ,含蓄地表达了这种心声:“            ,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表现归来后感慨的诗句是:“            ,            ”;秋瑾在《满江红》 中借汉军破楚的典故,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            ”。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虽千里不敢易也, 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 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 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 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 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乙】  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曰:“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颜烛趋①进谏曰:“君乐治海上,不乐治国,而六月不归。彼傥②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景公援戟将斫③之。颜烛趋进,抚衣待之, 曰:“君奚不斫也?昔者桀④杀关龙 逄⑤ ,纣⑥杀比干⑦ ;君之贤,非此二主也;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君奚不斫?以臣叁⑧ 此二人者,不亦可乎?”景公说,遂归。中道闻国人谋不内⑨矣。
  (节选自《说苑??正谏》) 【注】①颜烛趋:春秋时齐国人。②傥:倘若、或者。③斫(zhuó) :砍。④桀:夏朝末代君王夏桀,相传是个暴君。⑤关龙逄(p áng):夏桀之臣,因谏止夏桀通夜狂 饮而被杀。⑥纣:商朝末代君王商纣王,相传是个暴君。⑦比干:商代贵族, 因屡次劝 谏纣王,被剖心而死。⑧叁:这里指排在第三位。⑨内:同“纳 ”,接纳。不内,意思是不让他回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