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250字。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审美意象是艺术家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认知与客观的物象相融合,并通过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及物质媒介表现出来,生成的包含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感的艺术形象。从《周易》的“立象以尽意”到《诗经》的“审美意象”,从“审美意象说”再到意象观念,中国古代美学中蕴含丰富的审美意象思想。
  中国古代审美思想在现代转化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反映出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独特的审美追求。近代以来,伴随西方美学的冲击,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等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一度走向衰落。事实上,中国古代审美思想博大精深,许多独到的观点、精彩的论述反映出独特的东方智慧。在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中,“美”和“意象”是一体的。但在西方学者眼中,审美不过是一个美学范畴。而中国审美思想丰富了外国学者对审美的理解,为审美美学的现代研究提供了可能。
  20世纪以来,伴随西方美学的传入,中国古代审美思想便始终面临着现代化转型的课题。对此,中国学者开始建构中国古代审美理论体系,在传承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同时,赋予中国古代审美思想以时代价值。如朱光潜在借鉴叔本华等西方学者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周易》易象观及“观物取象”等思想的重新考察,结合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特点,建构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意象创构论,成为20世纪中国意象美学的重大创获。
  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现代价值来源于对本土文化的知识重构,通过对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现代继承与发展,实现超古以释今,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现代化转型。中国古代的审美思想的现代价值还在于它总是能够在借鉴西方美学观念和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推进其自身建设,进而在中西“对话”的关系中以全球视野推动中国古代审美思想走向世界,促进中西美学同质辉映、异质互补。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现代化转型正是基于朱光潜等一批学者在传承古代和借鉴西方的过程中实现的,扩大了审美等中国美学话语影响力。
  推动中国古代审美思想创新发展,必须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要立足于已有的知识系统,以现代学术形态加强与世界美学界的文化交流,实现与世界美学的对话、沟通,推动中国古代审美话语传播。同时,作为世界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观念,始终是当代审美思想的源头活水。
  (摘编自李新《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现代意义》)
  材料二:
  中国古代审美意象思想研究,要注重历代经典阐释中审美意象思想的内容。诸如对《周易》“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阐释,以及对言、象、意关系的递相阐述等都是审美意象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涉及意象范畴本身,还包括相互联系的意象家族的相关范畴。我们需要在对原始文献进行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从中凝练出审美意象思想的独特性,突出审美意象思想在中国美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西方美学的冲击,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由极盛到衰落,但在中西学者的努力下,中国古代审美思想在现代开始复苏。
  B. 在现代社会中,中国古代审美思想与西方美学思想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现代审美美学研究的发展。
  C. 研究中国古代审美意象思想,要注重搜集整理原始文献,并从中凝练出独特的有中国特色的审美意象思想。
  D. 不论是西方还是中国,虽然各类艺术有同有异,但艺术审美规律总结的思想存在着相同或相通的方面。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就是寓“意”之“象”。
  B. 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现代化转型需要重构其理论体系,要注重把时代价值融合到传统审美思想中。
  C. “超古以释今”体现的主要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基础上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的现代化转型。
  D. 中国古代审美意象思想随着思想深化、艺术实践的不断丰富发展,故对其研究最为重要的是结合当前的背景。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第二段从中西对审美的不同认识的角度,论证了中国审美美学引入西方审美美学的重要性。
  B. 材料一两次提及朱光潜的审美研究,主要是为了论证其作为中国较早的美学研究专家对中国意象美学的贡献。
  C. 材料一第五段“立足本国”“开门搞研究”是总写,诠释了创新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现代意义。
  D. 材料二第二段梳理了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审美意象的发展过程,并对“象”和“意象”范畴进行了区分。
  4. 请结合材料二第三段,简要分析段落的结构特征和论证方法。
  5. 两则材料都引用了《周易》“立象以尽意”“观物取象”两句话,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但在中西学者的努力下”错误。根据材料一“中国学者开始建构中国古代审美理论体系,在传承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同时,赋予中国古代审美思想以时代价值”可知,没有西方学者。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 观点态度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共享好时光
  铁 凝
  我记事以来的第一位女性朋友,是保姆奶奶的一位邻居,我叫她大荣姨。
  那时候我三岁,生活在北京。大荣姨是个中学生,有一张圆脸,两只细长眼睛,鼻梁两侧生些雀斑。我不讨厌她,她也特别喜欢我,经常在中午来到保姆奶奶家,自愿哄我睡午觉,一边给我讲些啰唆而又漫长的故事,也不顾我是否听得懂。那些故事全被我遗忘了,至今只记得有个故事中的一句话:“他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什么叫“狮子路口”呀?三岁的我竭力猜测着: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