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说明:全卷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 选择题(22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哗众取宠(chǒng) 谬种流传(miù) 前仆后继(pū) 华而不实(huá)
B.大巧若拙(zhuó) 生吞活剥(bō) 忸怩不安(niè) 好为人师(wéi)
C.疾恶如仇(jí) 惊惶失措(huáng) 称心如意(chèng) 不屑一顾(xiè)
D.审视谛听(dì) 风诡云谲(jué) 头晕目眩(xúan) 稽首(qǐ)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陈词烂调 孜孜以求 可歌可泣 钦差大臣
B.貌和神离 盛气凌人 不可一世 自吹自擂
C.天高地迥 并行不悖 题纲挈领 言简意赅
D.川流不息 直截了当 按部就班 相形见绌
3.下列各句无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他的语文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然而数学成绩也在班级独占鳌头。
B.能不能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C.骀荡的春风吹皱了一潭春水。
D.两个学校的领导对这次事故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
4.下列各句标点无误的一项是(2分)
A."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B.连标题带正文,两个"启示",四个"启事",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表示作者(编者?校者?)还拿不定主意呢?
C.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D.科技组研究看不见的频段,如波长较长的红外线、无线电波、波长很短的紫外线、X光、波长更短的a射线等。
5.选出对《窦娥冤》中《滚绣球》这支曲子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意图分析正确的一项(2分)
A.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方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
B.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借代等修辞方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对神权的指责和否定,以及无可奈何的心情。
C.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方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神权的指责与否定。
D.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借代等修辞方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无可奈何的心境。
6.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②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③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④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⑤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⑥山东豪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⑦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⑧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A.②③ B.⑤⑦ C.④⑤ D.③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