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
01 桃花源记-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02 小石潭记-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03 核舟记-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04 北冥有鱼-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05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06 虽有佳肴-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07 大行之道也-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08 马说-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09 关雎-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10 蒹葭-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11 唐诗三首-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12 课外古诗词诵读(第三单元)-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13 课外古诗词诵读(第六单元)-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综合测试(含答案).doc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
  《桃花源记》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简介】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作者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花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
  ……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
  《核舟记》
  【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简介】 
  《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文章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全文语言生动平实、洗练,“核舟”的形象刻画得十分具体,其上的人物亦描绘得逼真而又生动,这些都无不体现了作者细腻的文笔。
  作者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其一生短暂,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文章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作者经过细致的
  ……
  八年级下册语文寒假预习语文综合测试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 分)
  (1)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____________________,娇儿恶卧踏里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
  (5)_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6)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虽有嘉肴》)
  (7)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马说》)
  (8)成语“扶摇直上”源自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
  (9)《桃花源记》中最能突出桃源人生活幸福美满、恬淡自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7 分)
  5 月 18 日是每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今年,中国主会场再次落地南京,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与包容”。呼应这个主题的“融合”特展,将在当天拉开 wéi幕,相关文创展品也琳琅满目,令人目眩神迷。由于疫情原因,其中“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将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云”方式演 yì 中华传统文化。这种最现代、最时尚的形式将会赋予古老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1)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①wéi ________ 幕   ②目眩________神迷   ③演 yì________  ④赋予________
  (2)你的两个朋友对“云”方式参观博物馆持不同观点,各执一词。请你本着“和为贵” 的想法去劝说他们,完成下面的对话。(3 分)
  小文:“云”方式参观体验差,没有到博物馆现场参观效果好。
  小语:我觉得,足不出户就可以共享文化盛宴,“云”方式参观没有什么不好啊!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    ),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 ),因为我们是人类命运的共同体,在人类生命安全受到共同威胁之时,需要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慷慨大义,需要的是超越肤色、种族、国别、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大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