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3760字。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在家文化中,家庭和家族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人的成就与价值,都要通过对家庭和家族的贡献来衡量和体现,在家文化的价值谱系中,繁衍生命不仅是个人的需要,更是对家庭和家族的责任。多子多福、人丁兴旺是普通民众最大的追求和愿望。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衡量一个人的成就主要有三个指标:权力、金钱、声望。而在中国,衡量一个人成就的指标除了权力、金钱和声望,还要包括子孙后代。如果一个人功成名就,但是后继无人,在中国文化中也算不得十分成功,所谓“家道兴,看后生”。对比中西方衡量个人成就的差异,我们看到家文化对中国社会价值观巨大的影响力。
②对于家庭和家族延续来说,传宗接代只是最基本的,品德与良好家风的传承才是真正意义的“薪火相传”。出于后世福泽和家族传承的考虑,传统社会的人们更注重对后代的道德教化,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从家庭和家族的长远发展和传承来看,古人重品德、轻财富的观念也就可以理解了。
③家庭不仅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中地位重要,在中国人处理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理念中也举足轻重——家是中国人判断亲疏远近、采取不同措施的基点,费孝通先生用差序格局来比拟传统中国社会的结构。所谓差序格局指的是:社会中的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根据血缘、亲缘、地缘等亲疏远近关系,结成社会网络,这就好比在水里面抛入一颗石子,以石子为中心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这颗石子代表着自己,而远近不同的波纹则代表着亲疏关系。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
④家,既是判断亲疏远近的基点,也是孕育伦理规范的“温床”。传统社会中有五种基本的人伦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统称为“五伦”。在“五伦”中,父子、夫妇、兄弟都属于家庭关系,而君臣和朋友可以分别看做是父子、兄弟关系的衍生。在儒家看来,家国是一体的,一个人如果能将基于家庭的伦理规范扩展于整个国家,也便实现了理想状态。正如孟子所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⑤中国人的家文化将家庭中的伦理规范作为基点,泛化到治理社会、管理国家,乃至一切社会思想和行为。学者梁漱溟将家文化称之为伦理本位——家庭亲子血缘关系的伦理关系,涵化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可以说,无论是差序格局还是伦理本位,都是中国人家文化的一个缩影。中国人的家文化将社会乃至国家打上深刻的烙印,让伦理关系网络和情谊习俗成为我们生活的主导。即使在今天中国人的生活中,人情、关系、面子依然发挥着支配作用。
⑥在家文化主导的逻辑中,家与国有着同样的结构,家庭的伦理规范既适用于解决家庭问题,也适用于治国平天下,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这些古人看起来天经地义的道理,在今天看来则逻辑不通:在家庭中讲究亲疏远近,长幼尊卑并无不妥,但如果将这套逻辑运用于治理国家,则会让公平、公正的精神荡然无存,尤其是在权力高度集中的皇权社会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西方衡量个人成就的指标主要是权力、金钱和声望,中国则多了子孙后代这一指标,这与家文化密切相关。
B.在家庭和家族延续方面,古人并不看重传宗接代,他们重品德、轻财富,更重视品德与良好家风的传承。
C.在传统中国的家文化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在维系情感、判断亲疏远近、孕育伦理规范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D.无论是差序格局还是伦理本位,都是中国人家文化的一个缩影,这种家文化对中国社会乃至国家都有所影响。
2.根据文中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与梁漱溟的“伦理本位”重点关注“家庭亲子血缘关系”不同,费孝通的“差序格局”还会关注地缘等亲疏关系。
B.儒家认为家国是一体的,将家庭的伦理规范扩展于整个国家,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君臣有义”“民主自由”的图景。
C.作者认为,从今天来看,如果把在家庭中讲究的亲疏远近、长幼尊卑的逻辑运用于治理国家,则会让公平、公正的精神荡然无存。
D.良好的家风能够帮助人们抵御功利主义、拜金主义诱惑,构建良好的家风有助于孕育风清气正的民风、政风。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文中“家国同构”观念的一项是(3分)( )
A.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B.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C.以身为家,以家为国,以国为天下。
D.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4.“家国同构”观念对中国的社会有哪些影响?请简要概括。(4分)
5.请综合本文和下列《乡土中国》对家庭的论述文字,分析家庭在家文化下的功能。(6分)
材料链接:
家庭这概念在人类学上有明确的界说:这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指它的结构,生有指它的功能。以生育社群来担负其他很多的功能,使这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对家庭成员来说,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我在《美国人的性格》一书中曾用“生活堡垒”一词去形容它。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春天,天晚了,我来到一个村庄,到一个熟人家去住宿。走进院里,看见北窗前那棵梨树,和东北墙角石台上几只瓦花盆里的迎春、番石榴和月季花的叶子越发新鲜了。
我正在院里张望,主人出来招呼我,还是那个宽脸庞黑胡须、满脸红光充满希望的老人。
我向他说明来意,并且说:
“我还是住那间南房吧!”“不要住它了,”老人笑着说,“那里已经堆放了家具和柴草,这一次,让你住间好房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