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700字。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课上巩固,掌握文言字词,理清文章大义和结构脉络。
2.品读课文,掌握解牛之道,进一步理解养生之道,理解文章主要思想。
3.掌握寓言文体,赏析文章语言及说理艺术。
4.学习庄子道家思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思考其现代意义。
【教学重点】
理清解牛文段层次,分析掌握解牛之道。
【教学难点】
理解庄子养生思想,理解“道”的内涵,思考其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朗诵法、问答法、点拨引导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延伸,导入课文
(一)回忆知识,引入文本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庄子的《庖丁解牛》,在正式进入课堂之前,有没有同学愿意回忆一下,在中学阶段我们学过庄子创作的哪些作品,或者与庄子有关的文章和故事呢?并能分享其中的经典句段吗?
(请两名学生作答)
(预设:《逍遥游》《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无题》“庄生晓梦迷蝴蝶”;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师:很棒!同学们的语文基本功都非常扎实,联系庄子的其它文本,有利于我们今天《庖丁解牛》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也可以联系同一作者的多个文本来帮助理解。
(设计意图:《庖丁解牛》这篇课文在思想内容层面难以理解,通过回忆学过的课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固有的知识库,联系新旧知识点,由易到难,逐步递进,消除心理恐惧。)
(二)知人论世,学习思想
师:《孟子•万章下》写道:“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既然学习一部作品最好的方式就是了解这位作家,那么我们来探讨庄子的思想与作品特征。(同学们举手发言分享内容,老师进行补充)
(请两名学生作答)
明确:
① 思想:天道观念、自由思想、辩证思想、无为而治思想。
② 其文长于说理,想象丰富瑰丽,语言优美灵动、妙趣横生,词汇丰富,遣词造句变化多端。大多数是寓言,通过惊人的夸张和奇特的构思,常常把艰涩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易懂,哲学意味浓。代表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与《老子》《周易》并称为“三玄”,共52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重点在于《庄子》的文学特征,可以通过学习过的课文进行领悟。)
③ 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重点解释“汪洋辟阖,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