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40字。
《茶馆》说课稿
浙江省富阳市新登中学 洪申健
一、教材分析
《茶馆》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的讲读课文。这个单元学习中国现当代戏剧和外国戏剧。阅读剧本要注意品味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把握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了解人物性格是怎样在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中得到展现的。
《茶馆》写于1957年,是老舍话剧创作的高峰。曹禺称它为“中国话剧史中的经典。” 剧本以北京裕泰大茶馆为中心场景,展示了清末、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三幕话剧《茶馆》,一幕写一个时代,每一幕敲响一个时代的丧钟,最后一幕三个人的谈话点出了全剧的主题。这三个人,一个是实业家秦二爷,代表着那些真想做点事情的中国人;一个是常四爷,代表着爱打报不平的、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还有掌柜王利发自己,代表着和气的、希望息事宁人、只想活着的中国人。无论哪种人,到最后都是彻底的失望。他们为自己撒纸钱,其实是在为所有的中国人撒纸钱,也是为整个时代送葬。
课文节选的是《茶馆》第二幕。这一幕写的是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这时裕泰茶馆渐趋衰落,茶馆主人王利发积极迎合潮流实行改良,却仍然难以维持下去。
阅读本文,要了解剧本是如何通过众多人物的活动,来展示人民与旧时代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欣赏主要人物王利发的形象,品味作品准确、生动、幽默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的重点是品味富有京味的个性化语言,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和老舍的相关知识。
2、领会作品中富有个性和京味的人物语言。
3、了解社会的黑暗和百姓的痛苦,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美读法”“文本研习”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
“美读法”“文本研习”,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品味个性化和富有京味的戏剧语言。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现在的北京城有成百上千家茶馆,其中有一家茶馆的生意特别火爆,外国人来北京一定会光顾那里,否则就象到了北京不去长城一样让人遗憾,国民党主席连战回大陆访问的时候,也专程光顾了那家茶楼。这就是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命名的老舍茶馆。老舍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