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400字。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把答案填涂到答题纸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1.请依据情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
  徜徉诗文世界,且行且赏。王湾在春天里扬帆起航,“潮平两岸阔,   ①   ”;谭嗣同于秋风中策马驰骋,“   ②   ,秋风吹散马蹄声”。曹操临碣石看海,“秋风萧瑟,   ③   ”;李益于月夜远望,“回乐烽前沙似雪,   ④   ”。
  遨游诗文天地,且诵且悟。羁旅巴蜀,李商隐期盼相聚,“何当共剪西窗烛,   ⑤   ”;寄身孤村,陆放翁热血难凉,“夜阑卧听风吹雨,   ⑥   ”。再遇故友,杜甫心生悲慨,“   ⑦   ,   ⑧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两袖清风,孔子安贫乐道,“饭疏食,饮水,   ⑨   ,   ⑩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电影《长安三万里》中人物服饰的纹样(    ),展现了中华历史长河里的线条之美。纹样是先人智   ①   (huì)与审美的结晶,也是文化传承的密码之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上就出现了联珠纹,到了   ②   (suí)唐,联珠纹已成了各种器物上的主题纹样;葡萄纹自汉代随丝   ③   (chóu)之路传入中原,深受人们喜爱;盛唐时,狩猎纹非常繁荣,既体现中外文化的互鉴融通,也反映当时的社会活动与审美趣味。历经岁月洗礼,中国纹样中(    )的美学记忆,透过历史长河,依然(    )。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考究  雕刻  发人深省 B.考究  镌刻  熠熠生辉
  C.讲究  雕刻  熠熠生辉 D.讲究  镌刻  发人深省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狩猎纹非常繁荣,既体现中外文化的互鉴融通,也反映当时的审美趣味与社会活动。
  B.狩猎纹非常繁复,既体现中外文化的互鉴融通,也反映当时的审美趣味与社会活动。
  C.狩猎纹非常繁复,既反映当时的社会活动与审美趣味,也体现中外文化的互鉴融通。
  D.狩猎纹非常繁荣,既反映当时的社会活动与审美趣味,也体现中外文化的互鉴融通。
  二、阅读(71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3~4题。(7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自古”“逢”极言悲秋论调之久远、顽固。
  B.第二句对比“秋日”与“春朝”,“胜”字尽显自信。
  C.尾句“引”字独树一帜,更显诗人诗情之开阔旷远。
  D.本诗为绝句,意境清新恬淡,融情、景、理于一体。
  4.同遭贬谪,刘禹锡与柳宗元分别借“鹤”“翁”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链接材料】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弛担持刀  弛:______ (2)意暇甚        暇:______
  (3)屠暴起    暴:______ (4)乃悟前狼假寐  寐:______
  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少时 学而时习之 B.一狼径去 相委而去
  C.缀行甚远 夫君子之行 D.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2分)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分)
  8.刘基认为人能够战胜禽兽的原因是什么?请联系选文《狼》加以证明。(4分)
  链接材料: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 (节选自刘基《郁离子??说虎》)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8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