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210字。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1-2题 14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人生自是有诗意:总有一处风景让你嘴角扬起微笑;总有一首诗词让你心绪 dàng yàng;总有一篇文章让你看到生活中的诗和远方。笑谈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是毛泽东的诗意人生;笑对鲜妍娉婷的四月芳华,是林徽因的诗意人生;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心无旁骛,是梁启超的诗意人生;把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矗立起精神大厦,是毕淑敏的诗意人生……诗意的人生不容亵渎,不应矫揉造作。为了人生的诗意,我们应该附庸风雅,使诗意与人生 xiāng dé yì zhāng。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①dàng yàng     ②xiāng dé yì zhāng
  (2)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2分)①鲜妍           ②亵渎
  (3)文段中的“骛”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              部,再查              画。(2分)(4)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心无旁骛   B.矫揉造作   C.附庸风雅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任务。
  “岁月如歌”,三年的初中时光匆匆而过。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数不清校园里留下多少欢乐与惆怅,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1)【成长日记】请你列举自己在三年学习生活中的一次典型的成功事例,并对取得成功的原因作简要点评。(3分)(2)【临别赠言】即将挥手作别伴你走过三年的老师,你心中一定有太多的依恋和期盼,请你为老师写一则临别赠言,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20字。(3分)
  第二部分 (3-18题, 56分)
  一、古诗文阅读。(25分)
  (一)古诗文默写。(6分)
  3、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诗文能点燃理想,鼓舞生命。读李白的《行路难》“              ,直挂云帆济沧海”,能读出理想豪迈;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              ”,能读出昂扬乐观;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能读出忧乐满怀;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              ”,能读出信念坚定;读诸葛亮的《出师表》“              ,不求闻达于诸侯”,能读出志趣高洁。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乙】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下面关于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从诗歌的体裁上分析,【甲】为唐诗中的七言绝句,【乙】为元曲中的散曲。
  B.“烟笼寒水月笼沙”营造出了一种凄清迷蒙的意境,为下文的抒情奠定了基础。
  C.“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写出了潼关山河地势的雄奇壮阔,表达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
  D.【甲】【乙】两诗皆为咏史类作品,作者都从眼前的景或事联想到了历史上的事件,借以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感悟。
  5、【乙】诗中加横线句子蕴含了怎样的哲理?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1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甲】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战国策》)
  【乙】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