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920字。

  石家庄市第41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业质量评价初三语文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第一部分(1-5题,22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
  翻开九年级上册这本泛着油墨清香的语文教材,我们遇见美不胜收的四时风光,感受永恒的童趣和友谊;也观察世间百态,加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我们领略了yínzhuāngsùguǒ的北国风光,wèiránshēnxiù的琅琊奇景;我们结识了衣衫褴褛的老年于勒,了解到鲁迅笔下众人辛苦恣睢的生活;也领悟到了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如抽丝剥茧,需要细致而漫长的过程。这些经典作品不只是我们与作者与自己与生活对话的桥梁。更是语言运用的典范。
  (1)给文中加点词语注音,或者根据拼者写汉字(4分)
  ①褴褛(    ) ②恣睢(    )
  ③yínzhuāngsùguǒ(    ) ④wèiránshēnxiù(    )
  (2)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___,气象万壬,(范仲淹《岳阳楼记》)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李商隐《无题》)
  (4)日出而林霏开,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5)《酬乐天扬州初逸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作者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刚进入初中时的豪言壮语犹在耳畔,中考的决胜时刻就已经来临。
  B.漫步文化广场,我们用相机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民俗风貌。
  C.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的阅读需要断章取义,搜集把握主要信息。
  D.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毛泽东《沁园春??雪》“稍逊风骚”的“风骚”,本指《楚辞》里的《国风》和《诗经》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故乡》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小说通过写闰土、杨二嫂等人的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产的面貌。
  C.《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英国作家莫泊桑,他的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
  D.《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5.综合性学习。(共6分)
  学校组织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写出连续两句表现古人自强不息精神的诗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画线句子内容,补写上联。(2分)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时刻铭记过往,中华民族要发奋,走好新时代的伟大复兴之路;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我们要勇追时代激流,每一个青年都应该在时代洪流中,自强不息。
  上联:______:下联:勇追时代,青年应自强不息。
  (3)为迎接学校的演讲比赛,本班确定了“志当存高远”和“论不屈不挠”两个演讲题目,以下四则材料可以作为哪个论题的论据,请填写(只填选项)。(2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C.秦朝末年,陈胜与别人同为佣耕时,曾发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感慨。后与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兵,不久后建立张楚政权。
  D.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获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为读书是务。
  ①题目:志当存高远,论据:______和______;
  ②题目:论不屈不挠,论据:______和______.
  第二部分(6-21题,48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6—7题。(共7分)
  【甲】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guī)弟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