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380字。
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4.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今年1月,美国北密歇根大学一位教授给所教课程评分时,发现获得全班最高分的论文是用人工智能写的。10月,清华大学教授沈阳协同人工智能创作的《机忆之地》获得第五届江苏省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二等奖。11月,北京大学中文系举办“科技文明的时代,传统文学何为”讲座。这些新闻提出了一个共性话题,即面对人工智能写作,我们需要如何应对?
②文学写作首先是一种文字的排列组合游戏,任何文学作品都以语音、词语为基本单位,人工智能写作也可视为信息的排列组合。拥有庞大语料库是人工智能的天然优势,对程序化的数字内容进行排列组合是其属性特长。人工智能的文学写作过程类似于把小孩领进文字积木的海洋,他随手抓起的文字积木按照某种逻辑就能排列组合成若干篇文章。
③尽管人工智能不像人类大脑那么精密复杂,但它只需要简单专一的特长思维就能在特定方面超越人类。这种思维能力并不必然对人类构成威胁,也不一定使其变成比人类更高级的智慧体。因为任何进化都充满变数和巧合,并不完全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线性发展过程。哪怕乌鸦已被科学家证明具备一定逻辑能力,经过训练能说会唱,它也无法成为语言工作者和音乐家;就算狗通过海量训练能有效识别气味,却未必能够成为合格的闻香师,更遑论成为制造香水的专家。
④基于现代科技的人工智能,得益于数智规则和矩阵逻辑,成为拥有超强模仿条件和能力的存在,但也受限于此。尽管有人说《机忆之地》是百分百人工智能创作,但其实它是用了约3小时、66次对话提示人工智能生成43061个字符,最后从中复制出5915个字符形成的作品。学者黄鸣奋认为,人工智能在文字排列组合上已远超人类作家的生产速度,但其文学写作时的人为选择还在发挥决定性作用,不论是程序设计还是文本筛选都如此。
⑤有文章指出,用程序来写作和程序本身一样古老。1952年,世界上第一台可运行程序的计算机运行的第一个程序,就是由计算机科学家斯特雷奇编写的情诗写作软件。据查,人工智能至少已经创作出《风筝》《仅此一次》《万物都相爱》《机忆之地》等文学作品。可见,人工智能已是有着70多年写作经验的“老手”。今天的多个人工智能互联,所谓“涌现”能否构成文学创作的质变?这似乎和让一群能排列组合文字积木的人聚在一起,看能否产出伟大作品一个道理。
⑥有人说,《机忆之地》虽然获奖了,但还达不到发表标准。其实笔者也曾尝试用人工智能写作,以“一个中年女人,被迫嫁了两个丈夫,逃婚,痛失孩子,对每一个人重复孩子名字,贫困,潦倒,眼睛,面部表情”为关键词写乡土小说,用以对比鲁迅的《祝福》。人工智能创作了《深深的母爱》,笔者反复与之进行续写、增删、润色等对话提示,却难见鲁迅笔下那些画龙点睛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排列组合的角度来说,可视为信息排列组合的人工智能写作与通常的文学写作具有相似性。
B. 第四段中“但也受限于此”的“此”,指的是使人工智能拥有超强模仿条件和能力的数智规则和矩阵逻辑。
C. 在学者黄鸣奋看来,人工智能尽管在文字排列组合方面优势明显,仍无法完全摆脱人为因素。
D. 与鲁迅的《祝福》相比,人工智能独立创作的《深深的母爱》缺少画龙点睛的传“神”细节。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第一段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写作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
B. 今天已实现了多个人工智能的互联,这表明人工智能写作已经带来文学创作上的质变。
C. “众多《无题》风味不同”表明,人类写作追求打破常规,强调个人与众不同的美感。
D. 当前人工智能写作在写作技巧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这是制约其作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八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2017年5月,人工智能机器人“微软小冰”正式推出自己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这本诗集的横空出世,引发热烈讨论。
B. “机器人作家将写出比人类作家更好的书,即使我这样的幽默作家也将被人工智能取代。”美国作家比尔•布莱森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C. 作家韩少功认为,人工智能写作必须依托数据库和样本量,因此它们因袭旧的价值判断,传达那种众口一词的真理,难以创造新的价值判断。
D. 在王安忆看来,作家要做的是“写作,还是写作”,而“打败”人工智能的唯一途径正在于作家面对的现实——“生活不按照常理出牌”。
4. 本文语言既严谨准确,又通俗易懂,请简要说明。
5. 班级筹备开展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写作能否取代人类写作”的辩论,请你结合文本内容提炼观点并阐述理由。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独立创作”理解错误。原文为“笔者反复与之进行续写、增删、润色等对话提示,却难见鲁迅笔下那些画龙点睛的传‘神’细节”,可见,并非人工智能独立创作。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B.“已经带来”错,原文是“今天的多个人工智能互联”,可见,原文并没有说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迎春花开
田光明
程宏发是企业家。去年,他返乡投资创办了现代综合农业开发公司,种植花木、果蔬,发展生态农业。今年,公司扩大规模,他又与镇政府签订了合同,征用红岭小学的校园。
程宏发手拿盖有镇政府红印的合同,来校园里准备施工,却被看守校园的校长王文治骂出了门。王文治是程宏发的启蒙老师,他骂学生理直气壮。他当了三十年的校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