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99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
2.请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答卷前务必将答题纸上的项目填写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21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仲(zhòng)裁翘(qiào)首要塞(sài)意趣盎(àng)然
B.镌(juān)刻旋(xuàn)风娴熟(shú)深恶(wù)痛疾
C.教诲(huì)禁锢(gù)瞥(piě)见藏污纳垢(gòu)
D.黝(yōu)黑滞(zhì)留骤(zhòu)雨筋(jīn)疲力尽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粗糙吹嘘器宇轩昂诚皇诚恐
B.颁发遗嘱由忠赞美正襟危坐
C.缅怀蒙昧惨绝人寰和颜悦色
D.落弟浩瀚不辍劳作油光可鉴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为了窃取国有资产,这些年来殚精竭虑地布局,从来未有过放弃的念头。
B.人民解放军的反击如同开了闸的洪水锐不可当,把敌人冲撞得向四处溃散。
C.鲁迅先生的许多杂文振聋发聩,曾使无数麻木不仁的中国人猛然惊醒过来。
D.这篇社论的视角很独特,揭露问题入木三分,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4.对下列语句进行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始终甘心给人民当牛马,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他常常不顾及自己。有人说:“鲁迅先生的笔,是同黑暗现实进行斗争的锐利投枪。”他为民族大义而忘我工作,为了让人民不再成为奴隶而呐喊疾呼,而他自己有时却陷入彷徨无助的境地。
②鲁迅,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出现的伟大人物之一。伟大,是我们对于鲁迅先生的一致认同;人民都从心底里把先生誉为“民族魂”,绝对名副其实。
③也正因如此,更加凸显他的伟大!以前,不愿做奴隶的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以后,翻身做了主人的我们还要继续高举他的精神旗帜,世世代代传承不息!
④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
⑤但他从没想过标榜自己伟大,更没想过骑在人民头上高呼:“啊!我多伟大!”
⑥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A.②⑥⑤①③④B.④⑥②⑤①③C.④②⑤①⑥③D.②④⑤①③⑥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期中考试前,各科老师再三提醒同学们审题要细心认真,切忌不要粗心大意。
B.中医药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必将对全人类乃至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C.市民投诉住宅附近的酒店厨房每晚排放出大量油烟和噪音,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D.公平正义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准之一。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戏剧种类繁多,除国粹京剧外,还有山东的吕剧、上海的沪剧、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等地方剧种。
B.《红楼梦》开篇就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那种于读者中寻觅“知音”的意味呼之欲出。
C.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D.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夸张是对人或事做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以突出或强调某一方面特点,有些成语使用了夸张手法,如“惊天动地”“气吞山河”“千钧一发”“耀武扬威”。
B.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的“金字塔结构”。
C.骈文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D.居里夫人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她首先从沥青铀矿的残渣中提纯出了镭,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课文《美丽的颜色》选自她的自传。
二、(9分)
8.班级开展“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活动,晓光和你准备合作编辑一期活动专刊,主要分为四个栏目,编入以下内容,请你帮助他完成后面的任务。(9分)
【诚信新闻】
为进一步提升广大市场主体的诚信经营意识,在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A市组织13个镇街区和市场监管局、文旅局等5家行业牵头部门,开展“诚信经营,喜迎双节”主题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经商及消费环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