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90字。
关岭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月考
语文试卷
满分:150 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书写水平(5分)
1.根据作文的汉字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20分)
2.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相应词语。 (4分)
(1)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kāng kǎi( )。
(2)他们在客厅里zhèng jīn wēi zuò( )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3. 下列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B.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精通时事:了解时事政治。)
C.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D.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吃大户:旧时遇着荒年,饥民聚集在一起到地主富豪家去吃饭或夺取粮食。)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隐居山中时,梁武帝仍问其国事,故人称“山中宰相”。
B.《“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它与通讯不同之处在于通讯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新闻特写则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
C.《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本文是他被贬黄州期间所作。
D.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鬼”之称。
5.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出相应内容。(10分)
(1)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2)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3)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5)崔颢在《黄鹤楼》中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的诗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与朱元思书》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阅读能力(55分)
(一)名著阅读 (7分)
6.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 )(3分)
A.秋收起义 B.红军长征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7.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摘录内容,回答下面问题。(4分)
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能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
他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两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
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
以上文段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二)现代文阅读 (29分)
“飞絮季”将至,治理需坚持标本兼顾
①梨花淡白柳深青, 。
②春季是杨柳、悬铃木等树木繁殖的时节,随之而来的果毛飘絮给一些公众的生活带来影响, 这些树絮会飘到人的眼睛或鼻腔里,让身体产生不适。
③媒体调查显示,多地明显的果毛飘絮一般会持续约1个月,受天气等因素影响,今年南方地区“飞絮季”可能比去年提早10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