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700字。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把答案填涂到答题纸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1. 请依据情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徜徉诗文世界,且行且赏。王湾在春天里扬帆起航,“潮平两岸阔,______①”;谭嗣同于秋风中策马驰骋,“______②,秋风吹散马蹄声”。曹操临碣石看海,“秋风萧瑟,______③”;李益于月夜远望,“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④”。
  遨游诗文天地,且诵且悟。羁旅巴蜀,李商隐期盼相聚,“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⑤”;寄身孤村,陆放翁热血难凉,“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⑥”。再遇故友,杜甫心生悲慨,“_____⑦ ,______⑧”(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两袖清风,孔子安贫乐道,“饭疏食,饮水,______⑨,______⑩”。
  【答案】    ①. 风正一帆悬    ②. 终古高云簇此城    ③. 洪波涌起    ④. 受降城外月如霜    ⑤.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⑥.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⑦. 正是江南好风景    ⑧. 落花时节又逢君    ⑨. 曲肱而枕之    ⑩. 乐亦在其中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悬、簇、霜、逢、肱”等字词容易写错。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电影《长安三万里》中人物服饰的纹样(    ),展现了中华历史长河里的线条之美。纹样是先人智   ①   (huì)与审美的结晶,也是文化传承的密码之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上就出现了联珠纹,到了   ②   (suí)唐,联珠纹已成了各种器物上的主题纹样;葡萄纹自汉代随丝   ③   (chóu)之路传入中原,深受人们喜爱;盛唐时,狩猎纹非常繁荣,既体现中外文化的互鉴融通,也反映当时的社会活动与审美趣味。历经岁月洗礼,中国纹样中(    )的美学记忆,透过历史长河,依然(    )。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 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考究  雕刻  发人深省 B. 考究  镌刻  熠熠生辉
  C. 讲究  雕刻  熠熠生辉 D. 讲究  镌刻  发人深省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狩猎纹非常繁荣,既体现中外文化的互鉴融通,也反映当时的审美趣味与社会活动。
  B. 狩猎纹非常繁复,既体现中外文化的互鉴融通,也反映当时的审美趣味与社会活动。
  C. 狩猎纹非常繁复,既反映当时的社会活动与审美趣味,也体现中外文化的互鉴融通。
  D. 狩猎纹非常繁荣,既反映当时的社会活动与审美趣味,也体现中外文化的互鉴融通。
  【答案】2. ①慧 ②隋 ③绸    3. B    4. C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智huì(慧):迅速地正确认识、判断和发明、创造事物的能力。
  suí(隋)唐:隋朝和唐朝两个朝代,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和混乱,实现了国家的再次统一。唐朝在隋朝之后建立,这两个朝代在历史和文化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丝chóu(绸)之路:古代欧、亚间陆路运输的主要路线。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第一空:考究:讲求;重视。
  讲究:注重;谋求。
  “讲究”一般是为了符合一定的标准、习惯或形式,强调的是讲求的程度和标准。“考究”则更强调深入细致的研究和了解,多用于学问、技艺或文化方面的追求,更着重于精益求精。根据句中“人物服饰的纹样”和“展现了中华历史长河里的线条之美”可知,此处指对衣服的纹样进行了研究,达到了精益求精的地步,故选:考究;
  第二空:雕刻:在金属、象牙、骨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出花纹、形象。
  镌刻:将文字或其他图案通过刀具在某种坚硬的物质上刻出深深的印记,也比喻记忆留在脑海中。
  文段中用来指“纹样的美学记忆”,应该用:镌刻。
  第三空:熠熠生辉:亮晶晶地发出光辉。
  发人深省: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熠熠生辉”更强调表面的耀眼和光彩,而“发人深省”更强调引发深刻思考和感悟。文段中形容“中国纹样”经过岁月的积淀,仍然光辉耀眼,应该用:熠熠生辉。
  故选B。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及修改。
  画线句“狩猎纹非常繁荣,既体现中外文化的互鉴融通,也反映当时的社会活动与审美趣味”中的语病有两处,一是词语搭配不当,“繁荣”的意思是经济或事业等蓬勃发展,不能用来形容“狩猎纹”,可改为“繁复”,意思是繁多复杂;二是语序不当,应将“中外文化的互鉴融通”和“当时的社会活动与审美趣味”调换位置,符合语意上的递进。故改为:狩猎纹非常繁复,既反映当时的社会活动与审美趣味,也体现中外文化的互鉴融通。
  故选C。
  二、阅读(71分)
  (一)(7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自古”“逢”极言悲秋论调之久远、顽固。
  B. 第二句对比“秋日”与“春朝”,“胜”字尽显自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