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840字。

  湖湘C13教育联盟??2023年12月初中教学质量抽检
  语  文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
  (本试卷共10页,27题,考试用时120分钟,全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晕(yùn)    骈进(pián)    端详    箪食壶浆
  B.剖(pōu)析    撩(liāo)逗    濡养    红妆素裹
  C.恣(zī)睢    愧赧(nǎn)    遁词    扭怩作态
  D.逞能(chěng)    佝偻(lǒu)    潮讯    形销骨立
  2.下面是初三某同学写的毕业留言,其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面对茫无涯际的知识海洋,我们初三学生切不可畏难退缩、自暴自弃,而要前仆后继、砥砺前行,拿出孜孜不倦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态度去学习,才能“直挂云帆济沧海”!
  A.自暴自弃 B.前仆后继 C.孜孜不倦 D.持之以恒
  3.下面是某同学观看《经典咏流传》后写的一段文字,其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近日,在《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根据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创作的音乐作品《观溪》,唱出了苏轼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人们说到苏轼,第一反应多是他的经典诗词,以及豁达的人生态度,是时候强化一下他的另一个身份了——“美食博主”。①据悉,苏轼关于吃的作品大约有1200篇左右,他不仅爱吃,还在美食中洞察了关于生活的秘诀。②苏轼一生热爱美食,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还为美食烹饪写诗作文。③不论何种境遇,他都永葆对美食的向往。④这样一个爱生活,有趣幽默,乐观通透的吃货达人,身体力行地向我们传递着最重要的事:去热爱生活,去享受生活,即使它喜忧参半,挫折密布。
  A.① B.② C.③ D.④
  4.初三某班学习小组准备排练一场反映明朝文人生活的话剧《秀才中举》,请你根据下面三位人物的身份,判断其台词中用语不当的一项是(   )
  刘秀才——湖南耒阳人,参加了嘉靖十年的乡试,中举人。
  李秀才——湖南耒阳人,参加了嘉靖十年的乡试,中举人。
  王老爷——在这次乡试中向主考官推荐了刘、李二人的卷子。
  A.刘秀才:你我同在桑梓,今后要互相帮衬。
  B.李秀才:有缘与兄台同试,日后定请多多指教。
  C.王老爷:多谢两位愚兄今日登门,还带了厚礼,日后必当举荐。
  D.刘秀才:感谢王师提携,晚生荣幸之至。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City Walk”起源于英国伦敦的“London Walks”(伦敦漫步),翻译成中文便是“城市漫步”。
  ②有别于散步和压马路,City Walk在随意或固定的路线之中,还会对城市的人文历史进行探索。
  ③从“日行三万步的特种兵旅游”到“蹭老年旅行团的黄昏游”,再到沉浸式、慢节奏的City Walk,当代年轻人的旅行方式可以说是花样百出。
  ④总的来说,City Walk是带有知识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轻型城市漫游。
  ⑤指在城市里或随意漫步或探寻一些特色的景观路线,也指在讲述员的带领下,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行进,深度体验该城市的历史、人文、景观等非随意和无目的旅游方式。
  A.①⑤③④② B.①⑤④②③ C.③①②⑤④ D.③①⑤②④
  综合性学习。(4分)
  潇湘之美,绝在山水,妙在人文。2023年10月,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成功举办,让我们一起探寻大美湖南。
  6.开场活动上,负责人请大家推荐湖南“City Walk”的好去处,请你进行推荐并说明推荐理由。
  推荐地:                     理由:                                
  7.活动中,负责人向大家介绍了湖南的名人,请你就其中一位做简单介绍。(字数30~60字)
  楚荆之地,人杰地灵。汨罗江畔,屈子沉吟,东汉蔡伦,唐之欧阳询与怀素,宋之周敦颐,衡阳王船山,明清湖湘文化一脉相传,至近代,英才豪杰辈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太平天国时期之清咸丰、同治年间,湘军人才群体,以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成就晚清历史显赫之一页。维新变法时期之清光绪年间,维新派人才群体,以谭嗣同、熊希龄为代表,辛亥革命前后之清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人才群体,以黄兴、蔡锷等为代表,引领历史潮流之前进。五四运动后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派人才群体,以毛泽东、刘少奇等为代表,缔造新中国,神州大地别开生面换新颜,成就中国不朽之业,历史功绩,永垂不朽。
  8.古诗文默写。
  (1)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写自己孤身归来,友人多已离世的境况,表达物是人非、无限悲痛怅惘之情的诗句是“               ,               。”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               ,               ”带着埋怨之语说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实则含蓄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