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640字。

  南安市实验中学2023秋初二语文第二次阶段考
  语文试卷
  (本卷共24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语境默写句子。(10分)
  ⑴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⑵___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⑶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⑷____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列子《愚公移山》)
  ⑸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⑹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________________,难道你觉得它只是树?《白杨礼赞》
  ⑺陶渊明在《饮酒》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恬淡高远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生于忧串,死于安乐》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亡国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垦(kěn) 主宰(zǎi) 倦怠(dài)
  B.倔强(jué) 婆娑(suō) 虬枝(qiú)
  C.伟岸(àn) 秀颀(xīn) 迂腐(yū)
  D.鄙视(bǐ) 颓唐(tuí) 晕圈(yūn)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马褂锤炼奔弛参天耸立 B.琐屑蹒跚倦怠纵横绝荡
  C.开恳交卸虬枝顽固倒退 D.贱视踌躇狼藉潜滋暗长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
  B.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C.经过这次有趣的实验,我更喜欢物理课了。
  D.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个大公司刚赔7.4亿,又在欧盟多个国家面临集体诉讼,可谓是祸不单行。
  B.家中的老人都不在了,庭院荒芜,他触目伤怀,落下泪来。
  C.看着父亲迈着蹒跚的步子给我买橘子,想到自己成人尚不能自立,愧疚的泪水瞬间溢满眼眶,完全不能自已。
  D.目前在对待孩子近视的问题上,家长有两极化趋势,一类家长不以为然,任其发展;另外一类家长则很着急,进而病急乱投医。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记》作者司马迁,是我国第一部编纪传体史书。
  B.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孔子同时代,地位仅次于孔子。
  C.《周亚夫军细柳》有不少词语与古代礼仪有关,如“揖“拜”“改容式车”等。
  D.“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洛(洛河)阳”位于洛河北岸;“华(华山)阴”位于华山北面。
  7.名著阅读。(5分)
  它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地,艰难万分地往上滚动那巨大的粪球。它一直是倒退着在推动。我在寻思,它是运用何种稳定神功把这么个庞然大物稳定在斜坡上的。啊!稍一协调不好,它便白忙活半天了:粪球滚落下去,把它连带着掉下去了。然后,它又开始往上爬,不一会儿又掉了下去。它随即又往上爬,这一次走得挺好,艰难路段总算通过了,原来是一个禾本植物的根在作怪,让它摔下去好几次……
  (1)以上文段出自_________写的《昆虫记》,他一反常态,用_________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2分)
  (2)文段中的“它”是哪种昆虫?选段中的昆虫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3分)
  二、阅读(60分)
  ㈠阅读甲乙两诗词,回答后面问题。(7分)
  【甲】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相见欢(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8.甲乙两诗词都写出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他们渴望的内容。(4分)
  9.甲乙两诗词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点?(3分)
  ㈡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6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域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