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340字。
西藏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家”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也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相比于古希腊文明从其起点上就不屈不挠地摒斥“家”,儒家文明对社会伦理、政治以及经济关系的建构,始终是从“家”出发,形塑“家国一体”的秩序体系。这一“缘情制礼”的反复努力,不仅构成两 千多年来中国文明的大传统,也与民间丰富的小传统若合符节;不仅决定我国传统文明的制度和伦理底色,也是更具坚韧性和独立性的“文化——心理结构”,即民情的基础。即使20世纪初以来,在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家庭革命”甚嚣尘上,家庭结构和模式、传统家国关系频受挑战,但作为“文化——心理结构”的“家”并没有被根本撼动,反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重建舶来 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其他思想的依据。由此可见,不理解“家”的内涵和作用机制,就不可能理解中国文明的实质特点及其构成和变迁。
“家”在中国文明中的上述地位,立足于作为实体的家已成为“中国人的社会生命”之源的事实。今天,若戴着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眼镜来打量“家”,视其为纯粹的权利、利益和权力关系的受体,而忘却其在生活和历史中形成的作为情感和生命意义的承载,甚而忘却其作为现代人之丰富的情感需求(爱情、亲情以及依赖性)的港湾,我们就很难深入把握中国人的日常情感和伦理结构,也难以在不同文明之间开展共情的研究。
(摘编自《“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
材料二:
“家”是中国文明构成的总体性范畴,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家—国”之间具有某种价值上的同构性,因此,中国的老话说“国之本在家”“积家而成国”,《大学》中讲“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在家孝亲,推之事君;在家悌兄,推之事长。通过“孝”与“悌”在价值观念上的延展,实现从“齐家”到“治国”的跨越,“家齐而后国治”,最终达到德化天下的境地。所以,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孝悌”所支撑的“家”,既具有生存论上的核心地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20世纪初以来,由国外传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潮泛滥,传统家国关系受到挑战,“家”的地位受到撼动。
B. 因为国是由一个一个的家组成的,所以中国传统的家国关系是“家”“国”具有同构性,也就是“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C.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是其他一切要素的基础,扩展到整个社会,如果家庭出现不和睦,那么中国社会就会动乱而摇摇欲坠。
D. “家”“国”的同构性关系,常常成为人们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例证之一,似乎政治上的专制与家庭的伦理观念有着极大的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儒家文明发展而成的“家国一体”秩序体系,决定了我国传统文明伦理底色,成为“政治—道德”结构,即民情的基础。
B. 其他文明要研究中国文明,必须认识到“家”是中国人情感与生命意义的承载,是现代中国人情感需求的港湾。
C. “家” 传统中国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在现代社会则属于私人范畴,因而难以进入公共领域。
D.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既是人类天然拥有的,也是家庭教化的结果。
(3)下列各项中不能用在材料二作为论据的一项是( )
A. 左宗棠家书:“天地民物,莫非己任。宇宙古今事理,均须融澈于心。”
B. 《钱氏家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C. 梁启超家书:“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
D. 《黄氏家规》:“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木源,不可忘也。”
(4)材料二有哪些论证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对于“家”的作用,两则材料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家’的地位受到撼动”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中的“即使20世纪初以来……‘家’并没有被根本撼动,反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重建舶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其他思想的依据”可知,“家”的地位并没有被根本撼动。
B.“因为国是由一个一个的家组成的,所以中国传统的家国关系是‘家’‘国’具有同构性”错误,因果颠倒。材料二第一段中说的是“‘家——国’之间具有某种价值上的同构性,因此,中国的老话说‘国之本在家’‘积家而成国’”。
C.“如果家庭出现不和睦,那么中国社会就会动乱而摇摇欲坠”错误。根据材料“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的价值观念有重大意义,这是其他价值观念得以发挥的基础。没了这个基点,整个价值系统中的其他规范就会飘摇欲坠,社会就会迅速进入失范状态”可知,原文中“家”是指“价值观念”之下,选项中扩大了范围;后半句是“没了这个基点,整个价值系统中的其他规范就会飘摇欲坠”。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截击
孙犁
第二天,我们在这高山顶上休息了一天。我们从小屋里走出来,看了看吴召儿姑家的庄园,在高山的背后,只在太阳刚升上来,很快就又阴暗下来。东北角上一洼小小的泉水,冒着水花;一条小小的溪流绕着山根流,也没有声响,像锅台那样大的一块土豆,周围是扁豆,就奔着高山爬上去了!在这样高的黑石山上,找块能种庄稼的泥土是这样难,恐怕雨水把泥土冲下去。奇怪!在这样少见阳光、阴湿寒冷的地方,庄稼长得那样青翠,扁豆角又厚又大,绿得发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