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50字。
七年级语文
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默写古诗
① 晴空一鹤排云上, ② ,秋风吹散马蹄声。
③ 僵卧孤村不自哀,
④ 君问归期未有期,
(《秋词(其一)》)
(《潼关》)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夜雨寄北》)
⑤ 刘禹锡在《秋词》中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直接赞扬秋景胜过春光的诗句:
⑥《潼关》中抒发诗人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的诗句: ⑦《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 , ”书写了诗人梦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壮志。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 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 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A 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莲。 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现在, 我 B必须去找点儿水。我C 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x0, 但是, 像马蜂窝一样、 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 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 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
tan 塌了。 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D生气也没有了。那是 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 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哺着穿过 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i) 给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干涸( ) 废 xū( ) tān 塌 ( )
(2)请将文中含有错别字的词“ ”改成正确的“ ”的词。
(3)下列词语均出自上文中,其中是动词的一项( )
A. 终于 B. 必须 C. 猜想 D. 生气
(4)请将文中划线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3.请根据你的名著积累,完成下列(1)—(2)题。
【甲】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三藏只道:“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 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乙】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 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 么说?”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师父!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 大,善能降妖。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身之地!那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 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鲱碎着油烹!”行者 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
(1)【甲】文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这一回的标题是:唐三藏路阻 _ (地名),孙行者 一调 (宝物)。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的潜台词是 ,从中可以看出八 戒 的心理。
(2)阅读【乙】文,说说猪八戒是用 方法请回孙悟空的,体现了猪八戒 形象特点。 4.综合性学习
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我“读”我实践】
为鼓励更多同学参与活动,班长负责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他根据下面语段的画线句拟出了前半句, 请你根据下面这段话续写后半句。 (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 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感到一时的快乐, 我们常常会心一笑; 而经常性地读书则会让我们一辈子都从中获得很多益处,真正领略“读书是福”的 意境。
标语:读好书一时快乐,
(2)【我“读”我推荐】
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例如诸葛亮的观大略 法,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马克思读书有“三字秘诀”:博(览群书)、记(做记号)、读(熟读 成诵)。班长也写出两种读书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请你根据下面的内容总结出读书方法。
A: 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认真仔细地阅读并做深入理解。 ( )
B: 阅读时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一些章节,以求更高的效率。 ( )
(3)【我“读”我感悟】
活动中有一项“我读经典名著”读书交流活动,小明为此写一段开场白,请你帮他修改。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而名著更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甲)阅读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