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140字。

  七年级语文独立作业
  (满分120分)
  一、主题学习(41分)
  班级开展以“走近自然”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走进自然】
  集贤亭座落在杭州西湖畔,是西湖风景区内备受欢迎的观景点之一。站在集贤亭上,远眺西湖的美景,湖面波光粼粼,宛如一面镜子,静mì□而平静。夕阳的余huī□将湖面染上了一层金黄色,倒映着周围的建筑和树木,宛如一幅唯美的画卷。游人们在这里沉浸在宁静的氛围中,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和人文的温情。集贤亭附近游人        ,大家纷纷找个合适的地方,坐在湖岸边或草地上,欣赏着夕阳下西湖的美景。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一幅(A.fú    B.fù) (2)氛围(A.fēn    B. fèn)   
  (3)静(mì)□               (4)余(huī)□
  2.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接连不断  B.车水马龙     C.络绎不绝     D.美不胜收
  【诵读自然】
  3.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
  诗人们游祖国大地,赏自然美景,抒豪情壮志。王湾到达北固山,感慨“潮平两岸阔,①             ”(《次北固山下》);李益登临受降城,感叹“②              ,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岑参在行军路上,联想到故园菊花,“③             ,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李商隐在巴蜀,念家人团聚,“何当共剪西窗烛,④            ”(《夜雨寄北》);谭嗣同在潼关,以山河抒少年意气,“⑤             ,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杜甫在江南,重逢李龟年,萌生时代落幕的慨叹“正是江南好风景,⑥               ”《江南逢李龟年》。胸有大志者,如大海吞吐日月般往往心怀乾坤,有诗为证:“⑦              ,⑧             。(曹操《观沧海》)”
  4.小语运用“辨析法”整理古诗词中易错的字词。请仿照示例,选择正确的选项,并说明理由。(2分)
  示例;词义辨析法: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      。(李白《峨眉山月歌》)
  选A,因为“州”是一种行政区划,“洲”是指水中的陆地;渝州是一行政区划,所以选A。
  意象辨析法:乡书何处达?归      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A.燕    B.雁
  七年级语文 第1页 共8页
  【描绘自然】
  5.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2分)
  聆听自然,万物皆有情。春风吹拂,摇曳的野花舞动着蓬勃;夏雨淋漓,奔涌的溪水歌唱着喜悦;秋霜铺地,寂静的庄稼怀揣着希望;            ,           。让我们心存感恩,为它们赞美,为它们歌唱:赞美这成长路上风雨霜雪的奇观,歌唱这前行途中鸟语花香的陪伴。
  6.平湖秋月,西湖十景之一。每当清秋气爽,西湖湖面平静如镜,皎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下面是平湖秋月一副对联的上联,填入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3分)
  上联:鱼戏平湖穿远岫           下联:             
  A.青嶂云横山叠翠   B.四时月好最宜秋   C.雁鸣秋月写长天    D.明湖月锁水平铺
  【人与自然】
  (一)
  小语还搜集了下面古诗文,请完成小题。
  白云泉①
  〔唐代〕白居易
  天平山②上白云泉,云自无心③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④向人间。
  【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任苏州刺史时。白云泉:苏州天平山山腰的清泉。②天平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③无心:舒卷自如。④波浪:水中浪花,喻指令人困扰的事情。
  7.下面诗句都写到了云,意境与这首诗最接近的一项是(    )(2分)
  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B.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沈周《题<云山图>》)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初山。(王之涣《凉州词》)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