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90字。
名校调研系列卷??七年上期末测试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下面田字格中、横线上或括号内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的选项。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2分。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是:
,
4.刘禹锡的《秋词》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的视角,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诗句是:
,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朋友”和“伙伴”的内涵jié然不同,不可 A (一视同仁混为一谈),伙伴只是阶段性的陪伴或合作,朋友则如冬日暖阳,温暖着你。朋友的作用更在于互相砥砺,共同成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之间,也会有分qí,因为君子和而不同。朋友一定要以诚相待,以善相奖,以直相规,以力相帮。不能一切都依赖朋友,不要把责任推到朋友身上,更不要对朋友 B (咄咄逼人相敬如宾)。以朋友关系而对他人提出许多无尽的要求,这是不智,也是不德。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jié( )然不同 ②分qí( )
(2)填入A、B两处的词语分别是______(从括号内选择)
(3)修改文中画波浪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段中“作用”是名词,“砥砺”是动词。
B.因为“陪伴”和“奉陪”是同义词,所以选段中的“陪伴”可以换用为“奉陪”。
C.汉语中很多的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如“朱”,原指一种赤心的树木,后来引申指红色,如“近朱者赤”,这个义项是通过引申产生的,称为“引申义”。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益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本文作者蒲松龄,字______,清代文学家。(1分)
7.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缀行甚远(连接、紧跟) B.弛担持刀(解除,卸下)
C.一狼径去(直径) D.前狼假寐(睡觉)
8.下列对文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叙述了屠户和狼相斗的故事,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紧张曲折。
B.“屠惧,投以骨”表明屠户刚开始心存幻想,对狼迁就退让。
C.屠户“奔倚”在积薪之下,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前后受敌的处境。
D.“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画出屠户杀狼时的暴怒。
9.屠户能战胜狼的原因有哪些?(2分)
10.结尾段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具有怎样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