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250字。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上午8:00—10:00。
  2.答卷前,学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编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班级举办“文化遗产我来讲”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1~5题。
  【身边的文化遗产】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是后人为纪念唐叔虞所建的祠宇,来到这里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徜徉于优美的自然风景之中,还可以领略其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钟楼街,因一座钟楼而得名,游人luò yì不绝,这里既承载了一代又一代老太原人的回忆,又展现了新太原的蓬勃朝气。一座富有文化底蕴和现代气息的古城正以它意气风发的姿态深情款款走进我们的生活。
  1.请给上面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喧嚣
  luò    yì
  不绝
  2.请你提取上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主干,写在下面横线上。
  3.下面是太原永祚寺双塔的图片以及小宇同学撰写的解说词,请你根据图片内容、结合语境补写解说词中空缺的句子。
  永祚寺双塔,位于寺之东南,名宣文塔。两塔均为八角13层,高约54.7米。砖筑楼阁式,塔表仿木结构,用砖磨刻成斗拱、坊和檐椽,塔内设踏阶可达最上层,双塔凌霄,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凌霄双塔”是美丽太原的城市标志,这两座塔建成后,太原的文章圣手层出不穷,于是人们也把双塔取名为“文笔双峰”。两塔犹如______,相映成趣,吸引着每一个专访和途经太原的宾客。
  【笔下的文化遗产】
  4.小华想用诗文名句丰富“笔下的文化遗产”展板内容,请你帮他补写下面表格中空缺的诗文原句。
  文学作品中的诗情
  (1) 南渡逃亡时,李清照借大鹏高飞的形象,以一句“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抒勃勃凌云志。
  (2) 中原沦丧后,朱敦儒以一句“中原乱,______,几时收?______”,传无限悲慨意。
  (3) 安史之乱中,杜甫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以一句“______,______”,抒拳拳爱国情。
  (4) 敌军列阵前,李贺用燕昭王黄金台上延揽天下志士的典故,以一句“______,______”,表耿耿忠君心。
  (5) 抗日战争时,茅盾以一句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______”,赞中华民族凛凛浩然气。
  (6) 和平年代里,我们将秉承孟子大丈夫之道,以“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激荡出我们青春的力量!
  5.下面是求真小组制作的名著《昆虫记》的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们将下面图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二、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书》①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②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③天下之豪杰,莫④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⑤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⑥,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⑦,岂独伶人也哉!
  (选自《伶官传序》)
  【注释】①书:《尚书》,儒家经典著作。②逸豫:安闲快乐。③举:全,所有的。④莫:没有人。⑤伶人: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⑥忽微:极细小的东西。⑦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