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8230字。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学业诊断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上午8:00--10:00)
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 分
注:将选择题的答案依题号填到下面答题栏内。
题号 1 2 3 5 8 9 10 13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①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引发更多关注的,不是剧情,也不是人物,而是影片中的48首唐诗。影片将国人耳熟能详的唐诗名篇巧妙融入叙事,为观众展开了一幅由唐诗浸染的绚丽画卷。诗歌不仅为电影成功引流,也为影片提供了不一样的质地,让人们看到了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
②单纯的影像可以带来视觉上的美感,而融入了唐诗的影像却带来关于美的想象,创造出穿越千年的壮丽诗境。诗歌被称作“文学桂冠上的宝石”,最能体现“文学之美”。相较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诗歌更注重情感表达,更能彰显诗人的精神气质,同时也更容易激发读诗之人的情感共鸣。诗歌的语言表达还特别强调美感,古希腊人就将诗语称为“长了翅膀的语言”。
③在《长安三万里》结尾,高适说:“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影片想告诉人们,长安的“形”遗落在历史的长河里,长安的“神”却已然永恒。对影视作品而言,华丽的特效、精彩的台词、曲折的故事,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观众遗忘,但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却具有恒久的魅力。
④“文学之美”,不仅美在言为心声的真实,也不仅美在寄情于辞的畅达,更美在创造了艺
术化的表达方式。比如,文学的一大优势是讲故事的能力十分强大,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都是文学叙事的长项。与文学作品相比,影视作品在文本特性描述方面处于劣势。
⑤影视作品要想体现“文学之美”,需要在创作中借鉴文学的优势。《长安三万里》在叙事上采取了一种让观众作为旁观者的内聚焦视角,通过高适来讲述李白起伏的一生,进而来展
现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的兴衰,并捎带着勾画出王昌龄、岑参、王维、杜甫等人的命运轨迹。
相较于大名鼎鼎的李白、杜甫,高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陌生而又“普通”。从高适的视角展开叙事,能够展现出凡人姿态,传递出高适作为“普通人”的情绪,这样容易拉近观众与历史和剧情的距离。
⑥从人物塑造的视角看,避免人物表面化、扁平化,努力塑造丰富而立体的人物形象,是影视作品吸引观众并让观众与人物共情的利器。《长安三万里》虽然借鉴文学的叙事视角,但作品在人物塑造上却稍显不足。与之相比,其他一些比较成功的动画电影都有坚实的故事结构和让观众可信和共情的人物形象。像《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叙事上,将观众紧紧吸引在哪吒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惊险剧情之中。与此同时,一个颠覆传统的哪吒形象也立体地呈现出来。
⑦当然,文学也有自己的软肋,那就是文学的语言属于单一媒介,而且比较抽象。相较于文学,影视在再现具象事物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影视是更通俗的艺术形式,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挖掘“文学之美”,呈现“文学之美”,需要文学与影视双向奔赴,以文学涵养影视创作,以影视带动文学传播。在具体的影视创作中,既要将文学性有机融入作品,又要在将文学语
言转化成视听语言的过程中进行创新。
(摘编自桂琳《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一由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热映谈起》)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长安三万里》将唐诗名篇与高适和李白的故事相融,展示了“文学之美”。
B.长安的“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们遗忘,长安的“神”却保持永恒的魅力。
C.“文学之美”既美在真实地表达心声,又美在能通过言辞尽情地表达情感。
D.文学虽然讲故事能力十分强大,但是也存在劣势,如文学语言比较抽象。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相较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诗歌富有美感,注重情感表达,因而更受读者喜欢。
B.《长安三万里》在叙事上采取了内聚焦视角,体现了影视作品中的“文学之美”。
C.影视作品采用“普通人”的视角展开叙事,易于拉近观众与历史和剧情之间的距离。
D.将文学性融入影视创作,并将文学语言进行创新性表达,有助于影视创作的发展。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第⑤段观点的一项是(2分)
A.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片尾曲《菊花台》,歌词使用了“菊花残”“北风乱”“影子剪不断”等古典诗词的元素。
B.电影《阿甘正传》以阿甘回忆的方式叙述了他的喜怒哀乐、挫折与成功,让观众与他一同
感受人生的苦涩与甜美。
C.电影《深海》通过数亿大小、形状各异的三维粒子聚合分离技术,呈现了缤纷的水墨画
面、温暖的深海梦境。
D.今年出品的《中国奇谭》,通过动画手段将中国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呈现在观众眼前,彰
显了中国传统文化韵味。
4.简要分析文章第⑥段的论证思路。(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一盏马灯
薛培政
我到C市军干休所采访“老边防”梁英才,发现他家卧室的墙壁上,挂着一盏老式马灯,看上去与室内陈设极不协调。
梁老的老伴儿打趣道,自打老头子回到内地后,这盏马灯就再没点燃过。可老头子却拿它当宝贝,隔几天就拿下来擦拭一番,还捧在手里左右端详,像欣赏宝贝似的。看得出马灯上面一尘不染。
见我对这盏马灯好奇,梁老便将马灯从墙上摘下捧在手中,意味深长地对我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