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050字。

  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3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读??书(12分)
  1. 为增强学习氛围,光明中学创办了“文海学习室”,并在墙上悬挂了以下两幅书法作品。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作品分别选出最恰当的评价。
  甲                                 乙
  A.字体端正秀美,笔画平直,是传统文化中关于学习的劝勉之词。
  B.字体略微宽扁,蚕头雁尾,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好学。
  C.字体灵动飘逸,行云流水,强调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D.字体笔画连绵,结构简省,表明学习要经过长时间的大量积累。
  甲:(     )                      乙:(     )
  【答案】    ①. B    ②. 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法字体鉴赏。
  甲作品中的字字形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是隶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这句话蕴涵的人生哲理是:做人要谦虚、好学,不要自以为是。故选B。
  乙作品中的字活泼流畅,舒展有型,是行书。“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意思是:广泛地观察然后取其要领,多多积蓄,慢慢放出。这句话阐述了文人的治学之道,告诉我们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可施展作为,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故选C。
  2.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诵读经典古诗文可以体会到古人细腻的情感、丰富的哲思。课堂上,同学们分享了阅读古诗文的感受,请将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小静:我在李白的“(1)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读出了对朋友的关切与同情;在马致远的“夕阳西下,(2)________”(《天净沙??秋思》)中读出了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思;在李商隐的“(3)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中读出了对与家人团聚的渴盼。
  小新:我在刘禹锡的“(4)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其一))中读出了越挫越奋的豪壮情怀;在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5)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读出了拳拳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之情;在谭嗣同的“(6)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中读出了勇往直前的少年意气。”
  小秋:我也来说说,我在王湾的“(7)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中读出了旧事物中蕴含新事物的哲理;在孔子的“(8)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中读出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    ①. 我寄愁心与明月    ②. 断肠人在天涯    ③. 何当共剪西窗烛    ④. 晴空一鹤排云上    ⑤. 尚思为国戍轮台    ⑥. 河流大野犹嫌束    ⑦. 海日生残夜    ⑧. 江春入旧年    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⑩.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愁、涯、鹤、戍、嫌。
  二、读??思(38分)
  (一)
  龙年到来之际,汾河中学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汲取文化力量,点亮文化自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文化里的中国】
  3. 龙与中华民族共生共存几千年,在中华儿女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据文字记载,龙能驾云、行水、驰陆,其泽被万方,威力无穷。龙有着腾云驾雾的豪气、穿天入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