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45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时间:2022年12月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不要在本试卷上答题,答题写在“答题纸”上。
3、考试开始前,请将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纸上”对应的地方。
一、积累运用(共29分)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玄德下拜曰:“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 )耳。昨两次晋( ),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孔明曰:“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报。”二人叙礼毕,分宾主而坐,童子献茶。茶罢,孔明曰:“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玄德曰:“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孔明曰:“德操、元直,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二公谬举矣。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玄德曰:“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
——《三顾茅庐》节选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头戴纶巾( ) 不胜愧赧( ) 两次晋yè( ) 如雷guàn耳( )
(2)上面材料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四大古典名著以其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传神的细节描写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传承于世。《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是本书中最有趣的情节。“刘姥姥进大观园”现在常比喻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学生是青少年学习的重要阶段。
B.目前,市文化市场稽查队发现在例行检查时,一些网吧接纳了未成年人。
C.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似无似有。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B.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依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C.泰山上的“经石峪”、“无字碑”、“六贤祠”、“玉皇顶”……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
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舒婷用深情的语言写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一现代诗。
B.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
C.《海燕》是俄国作家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
D.《变色龙》一文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虚伪逢迎、见风使舵的巡警奥楚蔑洛夫,俄国作家契诃夫借此人物有力地嘲讽了沙皇专制制度下封建卫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脸。
5.阅读《水浒传》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①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之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昆盖听罢,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宋江道:“哥哥,你休要多说,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我便回去也。”
②宋江大醉,叫取纸笔来,一时乘着酒兴,作《满江红》一词:“……衷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沼早招安,心方足。”……宋江道:"众兄弟听说: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