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230字。
初三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2024.01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1-8题,共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纤( qiàn)绳 享( xiánɡ)受 契( qì)合 信手拈( niān)来
B.簇( cù)新 顷( qīnɡ)刻 稽( qǐ)首 味同嚼( jiáo)蜡
C.蓦( mò)地 狡黠( xiá) 怯( què)懦 铢两悉称( chèn)
D.间( jiàn)或 拘泥( nì) 诡谲( jué) 吹毛求疵( cī)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驾驭 侦辑 滞碍 无精打采
B.乍蓬 礼聘 惋惜 不依不侥
C.荣膺 隧洞 盘桓 栩栩如生
D.要诀 绯红 戏谑 雕粱画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从百年党史中不断体悟初心使命,才能见异思迁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B. 真正的教育公平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要因材施教,让不同出身、不同特点的人,都能获得最适宜其自身发展的教育结果,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C.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拥有它,却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可以事倍功半。
D.我校的学生会主席德高望重,他说的话同学们都很信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是否能用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 我们欣赏文学作品,不仅要透过文字进入文学作品意境,更要理解文字表层含义,体验阅读的快乐。
C.这是一幅珍贵的爸爸从杭州带回来的中国画。
D.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考试作弊的现象,这个学期学校对学生加强了组织纪律教育。
5.下列选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这个句子是选择复句。
B.“月冷风清”“绿色浪潮”“提出问题”“耐心解答”,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一座大厦没有坚实的基础终究是不会牢固的,对于一个人而言,坚实的基础同样是成功的保障”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副词、介词和助词。
D.“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此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6.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每个剧种都有代表剧目,著名的有京剧《贵妃醉酒》、昆曲《牡丹亭??游园》、黄梅戏《天仙配》等。
B.《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C.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岳阳楼记》。
D.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是指参考人员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7.古代诗文默写。(10分)
(1)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
(2)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表达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句子:“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诗人在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 ,
。(文天祥《过零丁洋》)
(6)古诗中有不少描写“雪”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8.名著阅读。(6分)
(1)关于《儒林外史》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2分)
A.小说没有贯穿全文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
B.历代正史皆相沿设有“儒林传”,记述各朝有学问、有品德的大儒。但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刻画的是“儒林”的另一些为正史官书所不载的面相。
C.小说中的人物全部是醉心于功名利禄之徒,个个丑态毕露。或唯利是图,自甘下流;或假作清高,实则鄙陋;或终老科场,迂腐可笑等。
D.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它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可谓定评。
(2)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请你结合《简??爱》相关情节,谈谈“简”是不是英雄。(4分)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9-11题,共7分)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初中的生活即将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对初中生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