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220字。

  江西省九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一个日益嘈杂的世界里,让我们躺进漂浮舱,闭上眼睛,感受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远离那些扰人的思绪。
  谁不想拥有片刻安宁呢?世界卫生组织支持我的看法——它表示,我们身处的世界太过吵闹以致危害到了我们的身心健康。几个世纪以前,人类已充分理解宁静的重要性:安静被视作一种关键的疗愈手段。我所处的喧嚣促使我思考,我们在现代社会寻求无声的意义何在。
  如今,人们尝试寻找各种宁静场所,为了避闹取静加入修道院,或者跑到山上享受周末的宁静时光。更有人不惜花大价钱,只为在漂浮池或感官剥夺舱内体验片刻的寂静无声。艾林•卡格在其著作《寂静:在喧嚣时代》中写道,宁静是“新的奢侈品”。
  我家并不是喧闹的特例。我们中大部分人长期生活在过分嘈杂的环境中。我们能很好地适应噪声,这也给我们带来了益处。从进化角度看,声音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讯息,引导我们规避风险。为了确保对意外的噪声进行及时的反馈,我们身体内部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血压升高,肌肉紧张,身体蓄势待发,准备释放压力荷尔蒙。从短期来看,这是一件好事,尤其在战斗和飞行等环境中;然而从长远看,噪声过大使我们身体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持续的生理反应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例如情绪焦虑、抑郁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
  自从我朋友分享她在感官剥夺舱内漂浮一小时后宛若新生的经历,我便计划从这项体验入手。这种漂浮舱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科研人员简•舒利和约翰•利莱首次构建这类无声环境,用于研究人脑如何对外界感官输入缺失做出反应。
  脱光衣服进入充满盐水的漂浮舱内,我发现周遭十分安静,但并非彻底的寂静无声。我能感受到自己呼吸的声音。贾斯丁•范斯坦表示,正是这种专注于呼吸和心跳的敏锐听觉帮助人彻底放松身心或迈入冥想状态。冥想有许多被人熟知的益处:如减压等。
  为了进一步探索漂浮舱作为治疗仪器的可能,范斯坦及其同事招募了50名饱受压力和焦虑之苦的患者接受治疗,并填写反馈问卷。受试者均表示,在单次漂浮一小时后,肌肉紧张性疼痛等抑郁症状以及焦虑都有显著缓解,放松的状态促使整体幸福感提升。本苏桑说,这些研究发现不足为奇。即便不在漂浮舱内,宁静本就可以帮助人更快进入冥想状态,获得疗愈,感受幸福。他说:“当我们得享宁静时,这种感受不仅是环境上的宁静,更是内心自我的宁静。这可以帮助我们更敏锐地感知周围环境,并做出更适宜的回应。”
  研究表明,虽然通过漂浮舱这种剥夺感官、构成寂静环境的治疗可以短期缓解焦虑和抑郁带来的不良反应,但它具体对大脑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尚不为人知。为此,范斯坦的团队设计了新的实验。48名受试者选择3次90分钟漂浮舱治疗或者3次90分钟躺椅放松后,接受大脑核磁共振扫描,三周后再度扫描。研究人员研究扫描成像后发现,漂浮舱治疗能额外降低预设模式回路的活跃度。这个结果出人意料。范斯坦对此有自己的解释:预设模式回路与我们内心的喧闹有关。这些区域在大脑其他活动停止的时刻,仍处于焦虑、压力和反复思索的“喧嚣”中。预设模式回路过分活跃往往与抑郁症正相关,其活跃度下降反过来说明,漂浮舱正在帮助你平静内心。范斯坦表示,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发现,漂浮舱或许能够为人类提供一套简便的治疗方案,防止神经系统失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很久以前,人类就已经理解了宁静的重要性,并且把安静看作一种关键的疗愈手段;而如今的人们也是想方设法寻求宁静。
  B.过大的噪声会使人类无法放松,导致我们的身心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因此,在任何情况下,噪声对人类都没有好处。
  C.普法伊费尔的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类型的安静环境都能够改善人的情绪,但在特定的环境中或在专业者的指导下体验更佳。
  D.世界越来越不安静,特别是在纽约等一些大城市本应该安静的夜间,噪声已经远高于适宜人类居住的标准,降噪势在必行。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管是加入修道院还是跑到山上,甚至是不惜花大价钱进漂浮池或感官剥夺舱,都可能有寻求宁静的考虑。
  B.本苏桑认为范斯坦的漂浮舱研究不足为奇,他认为人类要想获得疗愈,要依靠内心的宁静而不是环境的安静。
  C.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宁静或许对人类的好处不一样,但人只要处在安静环境就能够使自己的情绪得到改善。
  D.当今世界的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噪声带给人类的危害,因此许多城市在努力降噪,并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
  3.下列选项,最适合在文中作为论据来支撑“降噪势在必行”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科学家发现,聆听自然界声音,如流水声、鸟鸣声、风声等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
  B.在房间里放置一些泡沫材料,如隔音绝缘地板等,可以帮助降低室内噪声。
  C.社交网络会带给我们噪声,要严格监督公众网络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噪声。
  D.国际噪声声学顾问尼克•安东尼奥说:“没有什么器官可以帮助你的大脑屏蔽噪声。”
  4.下列做法,最不能让人们获得宁静的一项是(3分)
  A.进漂浮舱 B.逛公园 C.待在浴室 D.玩竞技类游戏
  5.人们采用了哪些方法来探索漂浮舱的宁静疗愈作用?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父子(节选)  石钟山
  在我上小学二年级前,从没见过爷爷奶奶,甚至在父母嘴里都没听过关于爷爷奶奶的片言只字。可别人却有爷爷奶奶,比如王大头、朱革子等人,①从我记事起,他们的爷爷奶奶就生活在家里,似乎与生俱来他们就是一家人。上幼儿园时,朱革子的爷爷和奶奶还成双入对地每天接送他。刚上小学那一年,朱革子在外面打碎了人家一块窗子上的玻璃,人家找上门来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