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880字。

  江苏省兴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甲】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péng pài、豪情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guī bǎo,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乙】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填入【甲】【乙】两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的“大漠孤烟”出自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文中加点的“伟大”“辽阔”“文明”的词性都是形容词。
  C.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阅读整个语段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名句名篇默写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树叶子却绿得发亮,               。(《春》)
  ②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③逝者如斯夫,               。(《论语》)
  ④非学无以广才,               。(《诫子书》)
  ⑤风吹雨打,在雨中诗人会更添情思。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               ,               ”表现了诗人归期遥遥无期的愁绪;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               ,               ”表现了诗人渴望杀敌立功的强烈愿望。
  三、综合性学习
  5.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对对联】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我选( )项,因为                                
  (2)【识礼仪】下面是一段人物对话,请根据语境补全对话。
  小文:我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时,发现古人对人的称谓非常讲究。如称呼自己的父亲为“尊君”。
  小华:你说错了,这里的“尊君”是      ,应该是称呼别人的父亲。
  小文:哦,称呼自己的父亲应该用谦称,比如称做      。
  小华:是啊,古人用词也讲究谦辞和敬辞之分。
  小文:是的,比如请别人吃饭叫“赏光”“赏脸”,称自己的家叫      。
  (3)【办班刊】活动结束后,班委会决定将本次活动中征文比赛获奖作品结集起来办一份班刊,你为班刊起的名字是            ,寓意是                 
  四、诗歌鉴赏
  6.阅读杜甫《漫成一首》,完成小题。
  漫成一首①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②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③鸣。
  【注】①安史之乱后,诗人一直颠沛流离,后辞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此诗是作者流寓巴蜀时期所作。②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照夜的灯,有纸罩避风。③拨刺:鱼在水里跳动所发出的声音。
  (1)本诗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赏析诗歌三四两句写景的妙处,并结合全诗分析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狼》)
  【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